平心而論:對沖基金興風作浪

平心而論:對沖基金興風作浪

近日香港股市大起大落,特別是國企股,其起落每天相差動輒超過10%,真是驚心動魄。再細看那些上落特大的股票,很多屬於盈利增長良好、生意前景甚佳,而且有可觀的股息派送,這樣的公司,其股價波動卻像那些當年「萬事皆空」的科網股一樣。
更令人不解的是,有很多國企股可以一天跌20%,但過一天卻又升回近20%,其間是沒有任何相關消息公布,這不禁要問,是否公司的基本情況足以令到市值一天內增加或減少數以十億元計。答案看來是否定的。如果不是公司基本因素使然,又不是世界性的股市崩潰,看來更像是劇烈的資金流動所致,明白這一點,對當前國企股大跌便可推測到原因。

基本因素不管用
很明顯,當大量早前投放在國企股的資金要套現,便在很短時間內形成拋售潮。在不理價格只求拋售情形下,令到想趁低吸納的買家都會遲疑,結果在缺乏買家支持下,股價便出現雙位數下跌,反之,則會以同樣力度上升。事實上,在如許劇烈的資金衝擊下,任何公司的基本因素都不管用,股價只會隨波逐流去。
近年股價大上大落的現象絕不限於國企股,很多市值上千億美元的美國藍籌股,例如IBM,股價也有可能被沽低近10%,不過通常都是因為公布業績不理想所致,並不像國企股一樣,不理盈利好壞實行拋了再算。

利用消息掀炒風
到底誰有力量把整個市場的股份舞弄,或是把巨無霸美國藍籌股來個減值上百億美元?其背後力量是來自美國近年大行其道的對沖基金。本來這類基金是為少數富人和專業投資者而設,其入場費高,投資手法多變,可買可空,基金也可借貸,風險自然高。近5年這種基金在美國大行其道,很多這類基金的成立轉為以普通投資者為對象,入場費很低,結果吸引了大批小戶,據統計,過去4年,美國成立的基金中有超過40%是對沖基金。這些坐擁巨資的對沖基金為了爭取短線表現,往往喜歡玩波幅投機,在大上大落中獲利,以美國對沖基金的財雄勢大,隨時動用資金以億美元計,理論上,世界上只有少數市場可以抵受它們的衝擊,這也解釋到近年一些新興股市往往出現同時升降。
自從去年9月起,國企大舉來港上市,有很多是極具規模的,加上中國因素,引來眾多國際熱錢,其中不乏對沖基金。根據過往慣例,絕大部份的新上市股份都是以配股形式售予機構投資者,這當然包括對沖基金在內,以它們愛炒賣的特性,一定會利用任何好壞消息大炒特炒,因為追求短線獲利是它們的目標。當然,如要掀起炒賣潮,一定要一些市場相關的消息配合,例如近期的加息威脅、國內宏觀調控、油價大升等。至於這些消息是否在實質上影響公司盈利,它們是不管的。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加上中東局勢不穩、油價高企,看來那些對沖基金會有更多借口在金融市場興風作浪,投資者宜小心在意。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