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聯同三個青年機構進行的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表示,就算遭盜取網絡遊戲物件亦不會報警,逾三成人不清楚該等行為屬刑事罪行,有青年人更經常盜取他人網上物件,並在網吧轉售賺取逾萬元。消委會及警方提醒青年勿以身試法。
突破機構本月初訪問逾三百名參與網絡遊戲的人士,發現四成四人曾向其他人透露自己遊戲帳號及密碼,四成八曾將遊戲帳戶借予他人;雖然兩成一人曾被偷去遊戲帳戶或虛擬武器等,但六成八會不了了之,兩成九私下解決,只有百分之八報警。整體受訪者中,約四成人誤以為被盜取武器等不可報警,三成二不了解未經授權進入他人遊戲帳戶是刑事罪行。
青年協會亦訪問逾五百名青年,七成八說遊戲物件被人偷取不會報警;六成三人認為物件只屬虛擬,不需有法律保障。十六歲的阿權接受小童群益會訪問時稱,曾盜取他人帳戶或武器後轉售,部份帳戶或武器市價約數千元,他曾一天盜取三、四件,賺了逾萬元。十八歲的阿新及二十歲阿洪都曾被騙取遊戲物件:「我哋都冇報警,唔通同阿sir講唔見咗把倚天劍咩。」
商業罪案調查科科技罪案組高級督察林景昇說,警方會處理該等罪行,並致力破案。消委會總幹事陳黃穗說,警方需加強宣傳,遊戲玩家亦應保護自己網上財物,而遊戲供應商除了提供安全遊戲環境,更需檢討遊戲形式,因部份遊戲具盜取他人武器的功能,容易令人做違法行為。網上遊戲罪行關注行動公眾講座今日會在香港城市大學二號演講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