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中國歷史測驗在即,要我幫她溫功課。
我從來沒有系統地學過中國歷史,讀書的時候,其實沒書讀,對於中國歷史的知識,除了自己看些史書,其餘的教材,還有演義、劇曲、野史等,很雜,也不知有多少真確多少謬誤。
所以,幫女兒溫習中史,我自己也當作有系統地學了一遍歷史。
女兒說中史很悶,光是記那些「××之治」、「××之變」、「××之亂」已經頭昏腦脹。我說我沒正統讀過歷史,由我來講,或許有新意。這晚幫她溫宋史,不說北宋南宋,先說一段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以我的口才,自然生動活潑,氣氛便良好起來。
課本中提到宋朝吸取唐朝軍人專橫的教訓,實施「重文輕武」的政策,其中提到唐朝的「節度使」,女兒便問「節度使」是甚麼?我說節度使類似董建華,但節度使有兵權,董建華沒有。節度使擁兵自重,建立地方勢力,成地方一霸,連皇帝的命令都不聽了。但董建華就不同,他特別聽話。如果唐朝的節度使都像董建華那麼聽話,皇帝也不會晚上睡不好覺,到了宋朝,趙匡胤也不需搞甚麼「杯酒釋兵權」了。
女兒聽了,表示明白。
後來又說到宋朝搞中央集權,地方官員都要中央委派。女兒問怎麼個委派法?我說,那就是地方上少了一個官缺,不能在當地選個人出來,必須由朝廷派個人下來。就像香港的梁錦松和葉劉淑儀不幹了,香港就不能自行決定找唐英年和李少光來頂替,必須要中央派一人下來才行。
女兒又表示明白。
我於是覺得自己比許多歷史老師棒得多了。
「歷史是不是百分之一百真實的?」女兒問。
「當然不是,歷史是人寫的,寫的人一有偏見,歷史就走樣了。」女兒點頭表示同意。這麼一說,我這種沒有讀過書的人講歷史,也沒那麼心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