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女士都喜歡花茶清香溫甜的味道,除了餐館紛紛提供花茶飲品外,連新一代的減肥茶也加入了花茶成份,標榜似是而非的神奇效用。有藥劑師指出,花茶確對身體的小毛病具有療效,但效果不能與藥物相比,飲用前須徹底清洗表面的化學物質及注意飲用禁忌。她又強調,巿民無法得悉減肥茶內的花蕾成份,一旦飲用過量,效果即會適得其反;而中醫也稱,過量飲用花茶,會造成「耗氣」現象。 記者:張嘉雯
「根本唔知佢哋嘅成份同濃度,叫人每日飲成六、七次,我哋唔可以淨係信個盒。」中文大學醫學院藥劑學系茅菁華博士提醒巿民,巿面上的減肥茶都聲稱加入了花茶,但成份及濃度多少根本無法評估,巿民飲用前必須細心考慮,最理想是「每日一杯起、兩杯止,唔可以一飲就飲足七日」。
茅菁華解釋,花茶的效用不能與藥物相提並論,而孕婦、授母乳的女士、痙攣和糖尿病病患者、正服用血壓控制藥或鐵丸的人士應盡量避免飲用,一般人也不宜長期飲用,「如果孕婦成日飲,BB出世好容易會敏感,重有可能會流產。」
「如果真係要飲,就唔好一開始就浸,因為有用嘅物質未必釋放到出嚟,但係啲肥料同化學物質就可能留響度。」茅菁華說,一個花蕾捲有多層花瓣,飲用時應先用熱水沖刷,清潔表面的物質。
中大中醫學院助理教授林志秀說,花茶藥性溫和,副作用不大,屬行氣的藥物,長時間飲用及飲用過量會「耗氣」,以及令人感到疲倦、呼吸短促。「每日飲十幾廿杯濃度高嘅花茶,令個人少咗氣,就會無力,行起路嚟上氣唔接下氣。」他建議出現上述症狀的巿民暫停飲用花茶,服用人參、太子參或花旗參等補氣藥品。
他以中醫的角度解釋,傳統上茶葉是茗茶藝術的主角,花蕾只是配角,單以花作茶是歐洲的飲法,因為濃度較高,功效也較大,其中玫瑰、菊花、茉莉及薄荷是中西共有的材料。
林志秀說,玫瑰有疏風解鬱的效果,能治療肝氣鬱結、散瘀及紓緩精神緊張,「特別係女性經前情緒不穩,血氣運行得唔好,腹部脹痛或乳房腫痛咁,有一定幫助,但療效唔係好大。」茉莉花同樣有疏肝解鬱的效果,至於菊花則有清肝明目、祛風及止偏頭痛的作用。
他提醒,玫瑰性溫、菊花性涼,故熱底人士不宜飲用玫瑰,寒底人士則不宜多喝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