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標書馬虎種禍根

審核標書馬虎種禍根

【本報訊】立法會專責委員會報告揭出短樁事件的元兇,是作為整項工程「大旗手」的房屋署,在工程未展開前,已得悉天頌苑屬硬質地層及複雜,未必適合採用成本較平的打樁方法,但房署卻未有多加理會,也沒有在標書中點出如何適當處理打樁的風險,只按摜例招標。

缺乏妥善監管
報告指出,房署沒有根據先前所作的技術評估,謹慎審核各份標書的技術可行性,而只是按照慣常的做法,以價低者得的方式批出合約,儘管中標的承建商「建新工程有限公司」標書所建議的樁柱長度,較實際需要短得多,以及樁柱數目也較少,但房署從未提出質疑。
報告續稱,房署於天頌苑工程開始時,已容許樁柱長度的設計有很大彈性,而在施工期間,樁柱又未有按照規定打至設計的深度,以致樁柱的實際長度更短,而且建新從沒有打算將樁柱長度到達硬質地層。
負責監管工程的顧問建築師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也沒有妥善監管,該公司所聘請的地盤監督人員對有關樁柱技術認識不足,房署也沒有提供足夠培訓予有關人員,令他們難以有效監管有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