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香港聯手抗共

紐約香港聯手抗共

紐約太陽報

今年六月四日將是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廣場大屠殺的十五周年。市長彭博究竟決定如何紀念這個哀傷的日子?上星期在紐約,他跟不是民選的北京市長王岐山,簽署協議恢復北京和紐約的「姊妹城市」關係。
記得在八九年,當時的市長郭德華中止紐約與北京的姊妹城市關係,抗議中國鎮壓民運示威者。市長朱利亞尼更大力支持中國民運,在官邸招待中國的異見人士。十五年過去了,究竟中國做了甚麼值得再跟紐約掛鈎?姊妹城市計劃稱,其一目的是「促進跨國文化和商業交流要尊重個人不同之處和人權」。北京自己不尊重人權,為何紐約客要給這個在阿拉伯世界以外,少數剩餘的極權政權賦予合法性?
中國政治異見者童屹,曾因推動民主改革而在中國的「勞動教育」營過了兩年,她現在是紐約客。身為律師的童屹告訴《紐約太陽報》:「這是非常令人失望的發展。市政府為何要傳遞訊息,讓人以為中國已有長足進步?」她又指出,朱利亞尼支持中國民主及改革的立場,極之重要和教人懷念。

有些人最初希望中國新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不會像江澤民般強硬。但新領導人繼續拘捕囚禁大批宗教、政治、網絡和勞工活躍分子。中國領導人又在大選前,威嚇台灣的民主。在香港,北京發動文化大革命式的「愛國」運動,用意在恐嚇民眾並於九月選舉前孤立勇敢的民主領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已無限期否決了民主改革。
姊妹城市關係是象徵式的,那麼為何不揀選有價值的象徵?去年,我們建議讓台北做我們的姊妹城市,來表揚台灣作為唯一的中國民主之地。今年,我們會把香港加進姊妹城市之列,來表達我們關注北京扣住香港民主派的喉嚨;民主派的罪狀,就是要求北京遵守對英國及全世界的諾言,香港回歸後會有五十年的「一國兩制」。彭博跟北京簽署姊妹城市關係,傳遞了截然不同的訊息:這個國家的民選領袖對赤色中國的反民主政策漠不關心。
……………………………………………………
本文譯自美國《紐約太陽報》(TheNewYorkSun)五月十七日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