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是求分數 - 李樹昇

讀書不是求分數 - 李樹昇

那天經過地鐵站,見欄杆上掛了一塊補習社的廣告牌,上面寫着「讀書不單是求分數」,那個「單」字比其他字大足足一倍。「不單是求分數」就是既要求其他,也要求分數的意思。
那邊廂教署提倡「讀書不是求分數」為學生減壓,這邊廂補習社力主學生應該求分數。是人棄我取,還是跟教署對着幹?說到底,如果學生不求分數,補習社又如何突出自己可以幫助學生「爭B奪A」的優勢?有優勢才可以索取高昂的費用嘛。
學生都怕測驗考試,怕面對自己的問題或缺點,更怕失敗。成年人何嘗不是?一味逃避的大有人在。無奈,分數是一套恒常的社會標準,就算你不想依賴它來衡量自己,別人也會。要扭轉整個社會的看法,不是一天半天可以做得到的。
用分數衡量一個人,是為了定名次。為甚麼需要定名次呢?因為大家都在競逐有限的資源,獎學金、學位、優差等等,付出努力愈多,獲得資源才會愈多;雖然現實是,只有分數仍然不夠,還有許多不顯眼的條件。我贊成讀書不是求分數,當然不是不求甚解。我在音樂教學上的經驗告訴我:有興趣才會有學習動力,有動力才會吸收,才會進步。
人人進度不同,有的學生天資聰穎可惜欠缺耐性,有的資質平平但勝在將勤補拙;又聰明又勤力的學生會自發學習,兩者皆無的一早便被淘汰出局。為了應付不同程度的學生,便該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求分數」是一種教學策略,「不求分數」也是。要社會全面改變是太理想化了一點,而「不求分數」最多只能做到給大眾另一項選擇而已。

編按:陳也請假一個月,由李樹昇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