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台入世衞大錯特錯

阻台入世衞大錯特錯

卜愛倫(EllenBork)

有沒有理由讓台灣加入世界衞生組織成為觀察員,可分兩方面陳述。首先,由衞生角度來說,台灣被拒諸門外,令台灣對付「沙士」時無法得到所須援助。台灣衞生專家無法及時取得世衞資訊,也無法參加世衞會議和每周舉行的視像會議,只可在世衞網頁尋找資料;也無法受惠於世衞在隔離程序方面的專業知識。說台灣毋須成為世衞一員也能得受其惠,是錯誤的講法。
台灣在衞生問題上受到孤立的情況,其後也未見好轉。台北就其他地區性衞生事宜(例如爆發禽流感)向世衞索取資料,也未獲回應。這是否我們所想所見的世衞?我們想見到世衞關注地緣政治多於世界衞生嗎?
即使幾經曲折,台灣終得到作為世衞成員得享的權益,但為何如此大費周章?特別是當巴勒斯坦和馬爾他等尚未立國,已是世衞觀察員的時候。為何國際社會容許中國主宰二千三百萬人的衞生福祉?或為了要將台灣摒諸世衞門外,而對全球構成額外威脅?尤其是當「沙士」蔓延全球時,台灣也是災情嚴重的國家之一?

從政治方面來說,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世衞也合情合理。布殊政府在「一個中國」政策的限制內找空子,欲紓緩台灣在國際上的孤立狀況。「一個中國」政策,令台灣無法得到外交承認。去年中美關係的焦點,是美方承受中方莫大壓力,要美方把與台灣的關係降級。積極支持台灣加入成為世衞成員,實際有助紓緩中美緊張關係。北京要知道,美國不會捨棄在某程度上對台灣的尊重,而且更尊重台灣採取負責任的國際行動,例如在全球衞生和核擴散等項目上的合作。
華盛頓的「一個中國」政策以及現行法例,都沒有規定美國須如此對待台灣或中國。相反,根據《台灣關係法》,美國不得把台灣視為像流氓國家,布殊政府應該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世衞。

誠然,即使美國勉力促成,也許今年仍要孤立無援。據報,去年中國威脅取消黨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舉行的高峯會議,令日本這個台灣最強大的盟友,也得撤回支持台灣申請加入世衞的承諾。拂逆中國的國家,不是受到孤立,便是受到懲罰。在欠缺美國領導的情況下,我們的盟友與北京周旋時,在強權下也變得默然無聲。是時候扭轉形勢了。
……………………………………………………
作者為「新美國世紀計劃」(ProjectfortheNewAmericanCentury)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