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居高不下,受拖累的除了經營下游業務的石化類股份外,航空股同樣受到打擊,不過,相對於石化類及金屬原材料股份,航空股的跌幅已算較小。但若果油價真的長時間高企,航空股又會否如上述股份般出現「洗倉式」的下跌呢?
目前在港上市的航空股,焦點都離不開國泰(293)、東航(670)及南航(1055)。當中以國泰在今次跌浪中調整幅度最小,究其原因,除了國泰是藍籌股,而東航及南航俱受國企概念所拖累外,最重要是油價的變化,對它們營運影響各有不同。
基本上,燃油約佔航空公司營運成本20%,但國泰一直有為油價進行對沖,相反東航和南航在對沖政策上一向都缺乏彈性,所以燃料價格一旦向上,對國泰盈利的影響相對較小。就以2002年為例,油價上升1成,對國泰盈利打擊同樣約1成,但對內地航空公司的影響卻可高達3成。
然而,油價只是影響航空公司盈利表現的短期誘因,實際情況仍要看整體的客運量。一直以來,航空股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密切,只要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商業及物流活動頻繁,整體的載運量便能夠有所提升。根據過去四個月的載客量及貨運增幅,國泰分別錄得約27%及13%增長,而東航及南航的客運量增幅則分別為四成及三成。因此,若比較運輸活動的增長率及燃油價格增幅,前者的增長率應較後者為大,理應可以抵銷燃油價格上升的負面影響。油價日後一旦回落,航空股很大機會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
當然,若要在三者之中揀蟀,我仍然相信國泰會率先跑出,原因是國泰的營運效益一直處於較高水平。
以載運率而言,國泰長時間維持在七成至八成之間,而股本回報率亦達13%,較諸東航及南航載客量徘徊在六成左右及股東回報率只有單位數字而言,吸引力自然高出很多。
國泰股價受制於10天線的下降軌,而且剛剛跌穿了250天平均線的強大支持位,技術走勢欠佳,但若作長線投資的話,短期可嘗試在12.6元水平開始分段吸納。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