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場:短期整固無礙日股前景

基金講場:短期整固無礙日股前景

近期全球股市表現不濟,連帶日股亦被拋售,可見悲觀情緒確實籠罩大市。投資者對中美兩國貨幣政策的關注、對油價和中東局勢的憂慮,以及對連串恐怖襲擊的不安,逐漸演變成爭相踐踏的沽售行動。在骨牌效應下,即使日股等基調良好的市場亦被波及。這種由情緒主導的環境,為多個市場提供難得的投資機會,而日股自然是其中的表表者。

諷刺的是,日股被沽售,也許與它早前的表現過於出色有關。今年頭4個月,日股顯著跑贏各主要市場。其間日本東證股價指數(TOPIX)上升了10.97%,遠較英國富時指數、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數及美國標普500指數所分別錄得的1.4%、0.67%及0.1%升幅為佳,更令下跌了3.98%及4.53%的德國DAX指數及香港恒生指數相形見絀。截至上月底的12個月,東證股價指數升逾50%,令日股成為投資者「理想」的止賺對象。

利好因素續改善
然而,並無充份理據證明日股已經見頂。反之,多項數據均顯示,支持日股過去1年上升的基本因素正進一步持續改善。
去年我們曾在本欄指出,利好日股的基本轉變,是公司透過重組,令盈利重納升軌。我們引述日本財經刊物《ToyoKeizai》當時對東證股價指數成份股(金融公司除外)的預測,指該等公司截至2004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營業額將增長0.9%,經常性溢利亦將增長18.8%;2005年度則分別增長2.1%及10.0%。
2004年度已結算1個多月,該刊物現時仍維持該等公司營業額會有0.9%增長的預測,並把經常性溢利增幅調高至19.4%,更把2005年度增幅分別調升至3.5%及16.2%。明年的經常性溢利進一步拋離營業額升幅,足證日本公司主要憑藉重組增添效益,並非純然倚賴外圍因素。這是值得投資者留意之處。

銀行體質漸增強
事實上,重組後的日本公司,現時情況已遠勝90年代。銀行業呆壞帳問題明顯改善,2004年度是過去3年來,銀行體系毋須在結算日前要由日本央行提供財務支持的首個年度,亦是日本銀行在過去11年來首次有望錄得純利。製造業的情況亦普遍好轉。去年我們引述日本央行的「短觀」(Tankan)調查,指大型廠商開始對前景改觀。最新資料顯示,廠商的信心升幅進一步追貼非廠商,中小型企業(尤其廠商)的情況也顯著改善,反映了經濟增長層面持續擴闊。
我們去年亦指出,隨着就業環境改善,日本消費市道可望復甦。今年2月,日本家庭消費較去年同期銳升6.9%,而零售額於1月份上升1%,創近兩年最大升幅,2月份續有0.9%增長。同時,消費信心亦攀上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最後,除了資本投資改善外,日本通縮壓力亦持續紓緩。2月份全國核心消費物價指數靠穩,3月份公司採購物價指數錄得多年來首次上升。政府統計數字顯示,東京市區的住宅和商用物業價格經13年持續下降後,現已開始見底。

理性面對情緒市
綜合以上分析,日股的上升動力主要來自其內在基本因素的改善,縱使外圍經濟增長放緩,日本企業亦享有相對較佳的適應能力。在目前的環境下,日本提供更佳的選股機會,但篩選程序必須更深入和嚴格。事實上,在剛過去的一年,內需股例如銀行股、地產股和消費類金融股已顯著攀升,而中小型股普遍較大型股表現出色。日股下一輪升市,有可能改由藍籌股及估值和盈利良好的中小型股帶領。
從投資心理學來看,現時的大市情緒反映投資者對熊市猶有餘悸,對低息環境有所眷戀,對新的變化患得患失。作為選股者,我們必須實事求是,以理性而非感性作為投資準則。典型的情緒主導市場,正好讓選股者更能發揮所長。
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富達投資熱線:26292629
網址:www.fidelit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