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人心惶惶入市勿急

英之見:人心惶惶入市勿急

港股繼續遭恐慌性拋售,今次跌市相當全面,對經濟會有甚大殺傷力。股市走在其他範疇之先,現時樓市表面平靜,但有心入市的讀者,真的毋須急於一時。股市是投資者先行斬倉的市場,因為流通量大,樓市相對效率較低反應較慢,可是今次股災的牽連層面太廣,股民早前太過投入,漸漸在各項經濟數據中,都會見到股市暴跌的影響,樓股唇齒相依,更加一定受拖累。
跌市中人心惶惶,入市選擇多不勝數,昨日「上車落車」推介東方表行(398),分析相當有道理。這種股票在升市中不易大手買入,惟有在跌市中才可以任買,可惜類似股份實在太多。東方表行的防守性,在於業務表現有長期紀錄,股息率不差,而且對比帳面值有頗大的折讓,不過現在香港有能力買名表的人大減,需要典當的人卻日增,也可能是不利因素。
其實股市表現與經濟是有互動的關係,例如現在奢侈品需求下跌,已是理所當然。通常升市帶不起經濟多久,跌市卻一定有反映,原因是現今股市作戰極度困難,眾多投資者輸多贏少,就算今次災後復元,也不易再挑戰高位。

縱有反攻動力欠奉
以投機角度而言,港股和美元及商品價格關係太密切,個人要炒也寧願炒外滙或商品期貨,相對地減少了企業管治及流通性不足的風險,所以日後反攻,也會因為風險認知不同了,而令動力打了折扣。
唯一令本地股民義無反顧支持的,仍然是滙豐控股(005),跌市中的抗跌能力的確令人讚歎,當然昨日《蘋果》副刊中陶傑前輩的論述,更加道出企業管治風險的重要。如果一心求穩不去冒險,滙控一定是首選,股息率逾4厘,已可令長線客心足。
不過其他股份並非一無是處,它們有機會出現陶傑前輩文中的一切離奇現象,不過股票市場尚算有效率,所以是以折扣價出讓,肯去冒險,未嘗不算吸引。要正正式式納入正軌,尚需一大段日子,不過旺市中入市要求大減,上升空間反而更大。風險是一定存在,不用刻意迴避,只要計算在內,覺得可以承受,便已經足夠作為入市理據。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