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亞太區股市昨日全面下跌,香港恒生指數昨日挫逾三百點,跌穿一萬一千二百點的重要關口,港股總市值一日蒸發了一千七百三十四億元或百分之三點五。
亞太區投資氣氛薄弱,區內股市昨日普遍下跌,港股也無可幸免。恒指在開市不久已經跌穿一萬一千二百點,沽盤旋即湧至,令跌勢加劇,收市前一度挫近三百六十點,最後收報一○九六七點,大跌三百零九點,成交一百六十一億元。
即月期指曾低見一○八五六點,收報一○九三二點,低水三十五點,成交合約三點二萬張。
藍籌股全面下跌,地產及公用股的跌幅較為明顯,滙豐控股在一百一十元失守,收報一百零九點五元,跌一元;新地收報五十七點七五元,挫三點二五元,煤氣、中電及港燈均跌超過百分之四。
有基金經理指出,公用股在跌市中急挫,反映的確有基金為應付贖回潮而沽貨。即使港股屢創新低,但基金經理都不敢貿然趁低吸納,大部份仍然採取觀望態度。
歐資的里昂證券指出,以技術走勢而言,恒指從去年四月八千四百點低位,升至今年初接近一萬四千點,調整一半,大概要跌至一萬一千二百點,但因已跌穿此關口,短期將要下試一萬零三百點。
但里昂認為,隨着自由行旅客日漸增加,本港零售業將繼續受惠,刺激零售及收租股造好,該行看好莎莎國際、太古、九龍倉,新世界發展、希慎及恆隆也可望有理想升幅。
瑞銀也發表研究報告,將股票的投資評級由「增持」調低至「中性」,同時建議「增持」現金,由一成增至一成八,以反映市場正關注通脹問題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
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及中央實行的宏觀調控措施,觸動了市場神經,但瑞銀認為市場過份憂慮。雖然該行估計中國經濟可以軟着陸,但市場短期仍然擔心中國何時及如何放慢經濟增長速度。報告料當中國經濟真正放緩,投資者又要觀察情況會持續多久,市場對中國經濟憂慮甚至蔓延至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