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母親 六四15年祭

天安門母親 六四15年祭

約四十名「六四」死難者家屬、「天安門母親」運動的成員,前晚悄悄在北京舉行了「六四」十五周年祭奠儀式。他們大多是風燭殘年的老人,部份拄着枴杖,或在家人攙扶下,在哀樂聲中顫巍巍地憶起死難的親屬面容時,悲慟得泣不成聲。不知何年何月,這段沉埋的冤情才得以昭雪。

前天傍晚六時許,約四十名在北京的「天安門母親」成員,對在「六四」中不幸罹難的家屬舉行追思祭奠儀式。祭奠大廳的上方懸掛着「六四十五周年祭」的橫幅,兩邊分別寫着「說出真相,拒絕遺忘」以及「尋求正義,呼喚良知」幾個大字。為避開警方干擾,他們事前都不向外透露半點風聲。

十束玫瑰 六紅四白作象徵
靈堂中央懸掛着三十五名「六四」死難者的遺照。祭壇上擺放了六束紅玫瑰和四束白玫瑰,象徵「六四」這個令他們永遠無法忘懷的日子。祭奠儀式由張先玲女士主持。在《安魂曲》哀樂聲中,死者家屬在燭光下為親人肅立默哀,不少已忍不住失聲痛哭。
及後,由丁子霖代表死難者家屬宣讀十五周年祭文。祭文說:「在這塊你們曾經熱愛過而且留下過美好憧憬的土地上,如今連你們的母親、你們的妻子為你們哭泣的權利都被剝奪了……但是,我們不想中途止步。這是一場弱者對強者的抗爭,這是一場道義對權力的較量……。」最後,各人上前向各自的親人灑酒致哀。

原定清明 三成員被扣延期
哀傷、悲憤及刻骨銘心的思念,在會場裏滙成一片哭泣聲。包括最年長的八十七歲的老人,還有年逾七旬的父母,在親友攙扶下,跪伏倒地,聲淚俱下。已屆中年的死難者遺孀,面對親人遺像時,想起十五年來的艱辛,也悲從中來,泣不成聲。此情此景,連壯漢也不禁潸然淚下。
按原來安排,這次祭奠儀式是在四月四日清明節舉行的,但當局事前突然把丁子霖、張先玲、黃金平等三名「天安門母親」成員扣留,祭奠儀式才不得不推遲到前天舉行。各人在晚上十時許才依依不捨地散去。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