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承接外圍弱勢,昨日跌穿11000點水平。連月的跌市,已經使到不少原本有盈利在手的小投資者被打回原形,而港股偏離250天平均線亦愈來愈遠,如果不能在短期重返250天平均線以上,恐怕港股跌勢會持續。現時技術走勢甚不理想,如果要博反彈,風險恐怕會很高,所以最佳策略仍是作壁上觀,待股市跌定才再作打算。
「五窮六絕七翻身」如果用來形容港股的話,「五窮」已經應驗,六月會否更絕,而七月港股又能否翻身,現在似乎是言之尚早。但考慮到利率周期,這句雋語今年有可能會實現。
港股大幅下跌的原因,不外乎早前升勢過急,加上美元轉強,而美國又有加息壓力,因此港股才大幅下跌,特別現時息率處於歷史性低水平,如果要回復正常情況,利率有可能上升3至4個百分點。
股市表現是反映投資者的預期,所以股價會較預期事件快一步先行。市場早已預期美國加息,而且加息只是息率上升周期的開始,之後還會慢慢加上去,所以對於股市負面影響會較大。其實現今市場資訊發達,信息在市場流轉的速度相當之快,消息由紐約傳至倫敦、日本、香港等地,只是一晚之間,所以現今股市的滯後效應只會很短很短,形成全球股市對單一事件會作出同步反應,結果容易造成過敏效應(Overreaction)。而市場與利率的實證研究顯示,利率與股市的走勢不完全是反比,較為正確的說法是,利率預期與股市走勢才成反比。有說美國會在6月底加息,所以現時股市因情況欠明朗而下跌,但假若6月美國真的加息,市場可能會認為壞消息已出,不明朗因素消除,結果股市可能會掉頭回升。這就是為甚麼五窮(五月跌市)六絕(六月股市見底,美國加息)七翻身(股市見底回升)有可能實現的原因。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