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水當然是最好消暑的運動,不過,如果大家嫌游水太過單調,那麼水球會是很好的選擇,因這項水上運動既要求體力,又講求合作,比游水的趣味性更高;大家不妨在今個夏天試一試這項另類水上運動。 文:曾雁平 圖:王子俊
水球在亞洲向來不是主流球類運動,但其實是奧運最初期已有的賽項,在歐洲更是一項相當受歡迎的運動,個別國家更有職業運動員;而這項運動有點像水上玩足球(有龍門),也有籃球的面貌(有不少身體接觸),而水球發展至今,還得配合像足球比賽般的細密戰術。
採訪時,港水球隊員先按照教練先進行超過三十分鐘的游水熱身,運動量可真不輕,之後便進行傳球及射門訓練,之後便進行分隊賽,個別隊員在水上射球更是勁度十足。
據香港水球總會秘書兼港隊代表古汝發表示,水球絕對是一項要求甚高的隊際水上運動,長時間參與對身心肯定有很大幫助,他說:「游水本身已是一項很好的帶氧運動,而水球運動除要游水游得好之外,還要有耐力才可長時間踏水。此外基本技術也是極之重要一環,可謂耐力與技術兩者缺一不可,故喜歡刺激及挑戰的年輕人,相信也會喜歡水球運動。」
這位與曾意銘及李啟淦同期的前港泳隊成員,因未能取得突破毅然轉打水球,而他謂,水球運動員的壽命,一般比游水運動員長,故歐洲有些最優秀的運動員,到四十餘歲之齡仍是球隊的主力,可見水球運動無甚年齡限制。
學水球是需熟習基本動作,例如:單手持球、傳球、射球、防守及進攻,配合高速游泳動作,與了解水球規則,而一般經過約六個月的訓練便能參加比賽。
事實上,水球比賽的重點有賴隊員合作,以機智及施展攻防戰略,還得配合個人的自覺性,如視覺、聽覺,及機動性(熟練正確的動作)的發展。機動的動作基本上可透過不斷的練習游泳、持球、傳球、射球、個人防守及進攻等技術。
本地的水球運動,自九七年開始進行有計劃性的推廣後,目前約有百多人參與比賽及訓練,至於水準在亞洲處於中游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