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過猶不及製造恐慌

國際視野:過猶不及製造恐慌

亞洲股市昨日急跌,日經跌超過3%,主要是有傳媒指日本第4大銀行UFJ可能要為呆壞帳大幅撥備,遂導致全年業績或出現虧損(該銀行於4月28日公布上年度盈利錄得6.8億美元),誘發市場揣測其他銀行營運處理未容樂觀,在金融股被力壓的拖累下,日經再度受創。本欄早前建議日經在11,500點之下可趁低吸納,不旋踵已滑落接近1,000點,真對不起讀者,不過日本經濟基調仍好,財務相谷垣禎一在亞洲開發銀行年會上表示,政府會和央行繼續攜手盡快結束通縮,呆壞帳已開始緩和;央行副行長亦指油價升至現水平對日本經濟影響甚微。日本去年第4季經濟(按年)錄得6.4%增長,假若今日公布的第1季GDP數字能達致5.7%增長,顯示日本經濟在持續強勁增長的勢頭下,有助減少窒礙銀行體系發展的呆壞帳之餘,通縮這頭怪獸亦可望在年底前消失,日股現水平似乎有點overdone,不妨酌量買入。
台灣及南韓股市跌幅比日本更大,兩者分別急挫超過5%,前者在陳水扁就職前夕,因中國發表措詞強硬的聲明籲不要「玩火」(摒棄台獨主張),不然將不惜一切代價粉碎分裂圖謀,台股又怎不應聲倒下?後者因為要谷起經濟,各方合力拍演,終引來信貸過度膨脹之惡果,不少南韓家庭已無法支付沉重債務,在其他股市的拖累下,韓股亦跌至四腳朝天。

大戶趁機踩多腳
至於港股,中國一有甚麼政策推行或嚴厲言論,港股必打個「冷震」,沽得甚過癮的大戶,又豈不趁機踩多一腳?是的,資金流走,走到哪裏?連走都要話明你知,居心何在?惠譽剛調高香港信貸評級由負面至穩定,又有何啟示?政治市,應知取捨!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