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教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現任嶺南大學比較文學講座教授及中文系系主任梁秉鈞(也斯)說,一首十七世紀的英詩,已為我們的言論自由敲響了警鐘。
撰文:冼麗婷
圖片:《蘋果》資料室
受壓避走外地的「名嘴」黃毓民,在手機短訊對友人說:「沒有人是孤島,不要問喪鐘為誰而敲,喪鐘為你我而敲……」是引英詩作喻,為香港言論自由敲響警鐘,正如這首詩的要旨: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也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
………………………………
英國十七世紀詩人JohnDonne所寫的詩:「Nomanisanisland,……Andthereforeneversendtoknowforwhomthebelltolls;Ittollsforthee(沒有人是孤島,……不要問鐘聲為誰而鳴;它為你而鳴)。」美國現代小說家海明威《ForWhomtheBellTolls》(戰地鐘聲)書名源出此詩,也令此詩因而聞名。
《戰地鐘聲》是描述西班牙內戰,海明威表達了佛朗哥極權統治不但影響西班牙人,也影響其他國家的人。那個時期,歐美國家很多左傾藝術家和知識分子,都表態反對極權統治,畢加索更以著名巨型畫作Guernica批評佛朗哥。
………………………………
近日香港也有人在表達言論自由受壓問題上,引用JohnDonne的詩。我想,這可以視作警號,就如發生火災的警號。我是不願意悲劇性地看大家都感到不舒泰的問題,但重提這一首詩,就似我們用中文所說的暮鼓晨鐘,用濃縮了的智慧,提醒人們已經忘記了、麻木了的重要問題:言論自由,以及多種聲音的重要性。
對我來說,這不是害怕或不害怕,從來自由並非無限,就如我一直都感覺發表的空間其實並不寬闊,即使沒有政治的壓制,也有商業的壓制。但當我們看着習慣擁有的東西正在改變的時候,大家都無法逃避那種憂慮。
社會應該用智慧去延續自由的空間,要讓一些人明白,社會不能只有一種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