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很多人開始關心樓價,一般都認為樓價會跟隨股價下跌,但是,上星期五公布的中原城市指數,依然顯示樓價還在上升,雖然升幅僅0.3%。上星期五公布的中原城市指數,覆蓋的期間為2004年5月3日至5月9日,算是最接近今日的樓市指標,而股市的下跌則開始於今年3月,換言之,股價已經下跌了兩個月而樓價至上個星期依然站得穩,當然,上升的速度就比不上今年第一季。
目前香港的樓市,有兩個很明顯的不同市場,一是炒家熱烈炒賣的豪宅市場,另一個是一般用家購買的中小型住宅市場,上述的中原城市指數是綜合了豪宅與普通住宅的樓價。但是,我作為這個指數研究組的組長,從原始資料中,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過去一年,豪宅價格的上升幅度遠遠超越一般住宅,愈是豪華,上升幅度愈大,像貝沙灣、君臨天下這些熱門新盤,價格已經炒至1997年的水平,但其他的住宅,價格與1997年的高峯期比較,仍然有50%到60%的折讓。
我認為,加息可能會對豪宅市場有較大的打擊,因為豪宅的需求與供應是一種炒賣關係,兩萬元一方呎的樓,去哪裏找這麼多的真正用家?更多人是買進來等更高價賣出去。低息時代提高這些人的持貨能力,利率一提高,持貨成本增加,壓力就增加了。壓力之所以增加是因為這些人根本沒打算長期持有這些樓盤,他們是以刀仔鋸大樹的方法盡量借錢來炒,資金有限,自然不能持久。
但是,中小型住宅的買家不同,他們是真正的用家,我相信全香港沒有一個真正的用家愚蠢到認為目前的2.25厘按揭利率可以長期存在。我相信每一名買樓的用家心中都有了加息的準備,在生活開支上,也預先考慮了將來加息後的支出,因此他們面對加息的壓力就比較小,壓力小,就不會賤價出讓。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