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日恒指走勢甚為波動,但同時亦為炒輪一族提供了借勢炒賣套利的機會,當中尤以與恒指掛鈎的備兌證(窩輪)更受歡迎。
一般小投資者買賣恒指備兌證,都採取「市升買認購輪、市跌買認沽輪」的投資策略,但對手上備兌證的結構卻不甚了解,最終賠了錢也不知甚麼原因。
投資恒指備兌證與投資正股備兌證,可謂大同小異(如要留意引伸波幅、槓桿比率、溢價等),但最基本仍要參考的是「換股比率」這個參數。
所謂「換股比率」,是指控制1股股份或1點指數所需要的備兌份數。以正股相關備兌證為例,一般規定是1份備兌證兌1股正股或10份備兌證兌1股正股,但是指數備兌證的換股比率是由發行商自行釐定,沒有法規所限,所以投資者買入恒指輪時,首先要看換股比率,以計算入市成本。
就以恒指法興認沽證(9534)為例,其換股比率為3200兌1,即是投資者要買入3200份備兌證才代表1點指數,只要將每份備兌證的價格乘以換股比率,便可轉化為恒指點數(以上周四收市價計算3200×0.4=1280點),也即代表投資者相當於以恒指1280點成本買入9534。由於此備兌證的行使價為12400點,投資者的打和點是12400-1280點,即11120點。換言之,在今年7月29日到期日前,如果恒生指數處於11200水平以上,投資者方有利潤。
相反,投資者亦可以用相反方法估計到期時9534的價值。假設預計到期日時,恒指會處於11000水平,那麼該備兌證的行使價與恒指結算價的差價為1400點(12400點-11000點),以換股比率將1400點轉化為每股備兌證的價值為(1400點÷3200)0.44元,相對目前0.4元有10%潛在利潤。
當然,這個只是用來計算值得投資與否的簡單方法,當中時間值、溢價等參數,仍沒有被考慮在內,但最低限度,投資者可以知道入市成本及打和點。
平情而論,由於近日市況仍然受太多不明朗因素困擾,即使要反彈也告乏力,但向下造淡的空間亦不多,在這個時間捕捉短線波幅,希望透過炒賣恒指備兌證來獲利,其實所花的精神及技巧也很大。既然如此,倒不如靜其變,方為上策。
另外,我知道有些小投資者會同時買入認購及認沽備兌證,待大市向任何一方走,都可以沽出其中一隻及持有另外一隻備兌證獲利,不過這方法的贏面並非很高。第一,除非兩者的對沖值是相近,否則根本不能完全對沖。有可能因為一時的走避不及,一隻的利潤未必可以填補另一隻的損失;第二、目前市況分秒變化莫測,除非你自己很貼市,否則若不能及時作出正確決定,會形成兩頭輸的結果。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