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將股市「大減價」與百貨公司大減價相提並論,但筆者察覺兩者的氣氛極之不同,例如近日港股急挫,無疑是一次大減價,早前120多元的滙豐控股(005)已便宜了差不多10%,可是市場卻滿布愁雲慘霧,投資者大都不願在減價時入市購物。
另一方面,當一些著名的百貨店大減價時,不少朋友皆會趕去掃貨,尤其是一些歐美名牌手袋、皮鞋之類,百貨店因而人頭湧湧,塞滿了一批一批入來的顧客,其情景與股市大減價、證券行拍烏蠅的情況,真是天淵之別。
股市大減價與百貨公司大減價雖然不同,但大家不妨想想,百貨公司大減價時,顧客會買些甚麼東西?
每當著名百貨公司大減價時,筆者察覺那些專門售賣歐美名牌的部門,往往是最多顧客湧現及購物,可見優質高檔貨品大都是大減價時較多顧客購買的,低檔次的貨品,在一般日子也可能偶有減價,故較少人在大減價時問津。
同樣道理,在股市大減價時,便應吸納一些優質的高檔次股份,及一些平時不可能廉價吸納的股份。
至於哪些股份,是港股中的高檔優質股,相信不用筆者講,大家也會猜到是滙控。即使近日港股大幅下挫,大笨象滙控的股價在每個價位,都有不少投資者追入,經常出現千個買盤輪候吸納的場面。
百貨公司大減價時,顧客會各取所需,跑去購買不同類別的名牌,如手袋、洋服、化妝品之類,股市亦不例外,不同行業有各自的名牌,銀行股的名牌自然是滙控,地產股的名牌便是新鴻基地產(016)。
至於洋行股,你心目中的名牌可能是和黃(013),亦可能是太古(A,019),正如有些朋友喜歡Bally,有些朋友則喜歡Gucci,這是很個人的,總之各取所需,但切勿在大減價時,吸納一些質素不佳的假名牌,反正它們平日也經常會大減價,沒有必要在現水平吸納。
至於國產貨,近期先有問題嬰兒奶粉,繼而有問題粉絲,真是分分鐘會買到問題貨色,同時早年不少國貨公司大減價,亦不見人頭湧湧的情景。在股市大減價,好像亦不用急於吸納國貨,筆者心目中的國產名牌,僅得一電一油,基金們好像仍持有一定數量。
最後,公司大減價一般分3階段,先是Sale,繼而FurtherSale,最後才是FinalSale,近日港股好像剛進入FurtherSale,尚未到FinalSale。
正如上周,大戶們好像仍是「托着」滙控而沽售其他股份,例如長實(001)、新地及中移動(941)等,反映大市尚未到FinalSale階段,故此大家不用急於入市。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