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與質數 - 李敏

蟬與質數 - 李敏

美國出現數以萬億計的紅眼蟬,十七年一現,無非只為交配,然後壯烈死去,讓下一代在下一個十七年從地底爬出來,重複生命的循環。
想到蟬的生命,我們做人的真的不應該埋怨,最少我們除了等待、交配、食和睡之外還有選擇的餘地,今天放工可以看一場七點半,又或者找個心儀對象共進晚餐。
那些蟬,等了十七年才重見天日,但牠們的求生本能沒給牠們行動的自由,除了大聲叫鳴,吸引最優秀的異性,在短短一兩星期完成生命中唯一一次做愛,產四百至六百粒卵,然後地球上再沒有你的事,去死吧!

新聞報道沒解釋為甚麼蟬要選擇十七年才出現一次,但居住在浮羅交怡的生物學家曾告訴我,蟬是地球上最懂得配合質數的生物之一。
質數,Primenumber,是那些只可以給1和自己除盡的數目,即是2、3、5、7、11、13、17……
地球上的蟬不一定是一年交配一次,有些選擇三年,有些七年,有些十七年;據那位生物學家說,這樣的年份,可以避免所有蟬在同一時間走出地面交配,也減少了一次過被滅絕的可能。
利用質數而生存的動物,可會是外星人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