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吃快餐所致 醫生:每餐須吃蔬果<br>心臟病患者年輕化最細14歲

日日吃快餐所致 醫生:每餐須吃蔬果
心臟病患者年輕化最細14歲

【本報訊】心臟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心臟專科醫生黃品立表示,近年心臟病患者的年齡逐漸下降至三、四十歲,他接觸的病人中最年輕更僅得十四歲,這名男生身材不肥胖,因為每日光顧快餐店及吃即食麵,弄致「三條血管塞咗兩條」,最後更需要進行「搭橋」手術。黃品立提醒市民可從日常飲食中預防心臟病,包括每餐最少進食一個水果及一小碟蔬菜。
心臟病是本港繼癌症之後第二號殺手,黃品立昨日在一個健康講座上表示,現時本港每年約有五千五百人死於心臟病,近年患者更愈來愈年輕,前年便有一名年僅十四歲的男學生在籃球比賽中因突然心口痛而需入院診治,其後經過詳細檢驗後發現,該男學生的冠心動脈「三條血管塞咗兩條」,最後更需要進行「搭橋」手術。

「唔係肥先有心臟病」
黃品立指出,該年輕心臟病患者的父母是新移民,每日要為生活奔波,無暇照顧兒子的日常飲食,故兒子每日不是光顧快餐店便是自行煮即食麵填肚,形成吸收脂肪及膽固醇過多。「佢身材都算瘦,但係膽固醇就好高,所以唔係一定肥人先有心臟病。」
他表示,近年心臟病患者愈來愈多僅得三、四十歲,他提醒市民盡量避免進食太過肥膩的食物,「唔好以為食植物油就冇事,食得多都會造成膽固醇積聚。」同時每餐應吃一個水果及一碟菜,「我一家四口,每餐最少都煮一斤菜。」
除了可從日常飲食中預防心臟病外,黃品立又提醒市民必須定期驗身,特別是四十歲以上的人士更應每年檢查一次,吸煙人士更應盡快戒煙。「我冇一個病人係唔食煙嘅,即使食二手煙都對身體有好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