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恐怖襲擊後,以前少為經濟學家關注的恐怖活動,尤其是自殺式襲擊,忽然之間成為行內最熱門的研究題材。以下我們將扼要地介紹的一篇文章出自英國華威大學經濟學教授夏理信(M.Harrison),名稱為《AnEconomistLooksatSuicideTerrorism》(一位經濟學者眼中的自殺式恐怖主義)。
和其他市場一樣,自殺式襲擊也有需求和供應兩方面。恐怖組織招攬願意犧牲自我者為他們服務,這就構成對自殺式襲擊的需求。
另一方面,亦有人願意為了達到一些個人目的,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夏教授在文中對此有很詳細的分析)。因此恐怖組織與自殺式襲擊者之間的關係可以用市場交易的角度來看,換言之,雙方之間有一種合約關係。
該文章最精采處正在於解釋這合約關係。和市場上的合約不同,由於恐怖組織和自殺式襲擊者的合約不受法律保護,違約的誘因因而未能杜絕。恐怖組織籌備一次自殺式襲擊要花上不少資源,若自殺式襲擊者最後臨時退縮,恐怖組織將蒙受損失,如何防止這情形發生?另一方面,恐怖組織承諾自殺式襲擊者事成後將為他風光厚葬,並冠以烈士之名,但到時人已死去,有甚麼辦法能使恐怖組織自覺地履行承諾?這些困難如何解決?
方法是在行動前數天,恐怖組織透過照片、錄像,和信件公開宣示自殺式襲擊者即將發動襲擊。這一方面封了自殺式襲擊者的退路,因為臨陣退縮將令他以後無法在社區內立足;另一方面恐怖組織亦透過提早給自殺式襲擊者「加冕」為烈士,從而消除事後不履行其承諾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