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到,水上活動又開鑼,除了沙灘泳池例牌菜,涉澗也是消暑良方。由乾山下接下白泥的乾白石澗,沿途水量充足,既有涉水路段,也有寬闊淺水的清潭。雖說是涼浸浸玩水之旅,但難度一樣3星半,全程7小時,需有足夠體力與經驗方可應付,切忌獨行,接受挑戰者請準備行山涼鞋,開始我們的山澗下水禮!
採訪:陳慧敏 攝影:陳智良
模特兒:Rockson(StarAsia) 鳴謝:越野雄心
下白泥下車,轉入圍基路,翠綠的乾山倒映魚塘上,滿眼是綠色的農村風光,眼利的Rockson一下子就瞄到路旁的滿樹芒果,惜未熟透,且拍個照做路標,擇日再訪。起步點就在廢置養雞場旁一道金黃色的沙河,「哎呀!流沙!」小記一腳直插,波鞋慘遭湮沒,無用多言,一行八人即脫鞋踩水,澗水只及足踝,踏在幼細的沙粒,走得非常舒服,前路一直往深幽曲折的綠林隧道延伸,大家興奮踢水,水花四濺滿身濕,暑氣全消!
走約10來分鐘,沙澗漸變石澗,視線漸變寬敞,穿回涼鞋澗水而過,第一道飛流「銀絮雙瀑」隆重登場!絕壁上飛流一肥一瘦相映成趣,打在岩石上彈起大小水花。乾白石澗的特色是,每攀過一道瀑布壁,就會有個寬闊又平靜的清潭等着你。抓樹枝上攀時,注意有些樹枝已乾枯,抓在手,扯兩扯,測試過才好借力上攀。
繼續走,開闊淺潭中央有張石圓枱,一聲「影相呀!」眾人摺高褲腳,涉澗搶枱坐。好戲在後頭,玩水玩出癮的領隊急不及待爬到「石磐噴瀑」,由於中央一塊橫石阻擋上層一池流水,飛流爆發力激增噴射而出,領隊可谷盡硬頂飛瀑當水力按摩,說:「啲水沖到我咩都睇唔到呀!」
再上一層,遇兩條殊途同歸的分叉路,選右澗穿過時光隧道般的綠樹林蔭,即見幾塊斜體叠石露出高台,坐在上面甚有世外高人Feel,行山友說叠石像翼龍翅膀,我們左看右看,更覺像幾尾張口咬人的巨魚。
續攀百米高地,手足並用的時間多了,林木更茂盛,澗道開始收窄,澗水愈來愈深,看不見澗底,別落水為妙。壓軸靚瀑繼續出現,走廊似的一道道梯級小瀑,層層流水,淙淙水聲,配合窄道上橫陳的樹丫,好一幅東瀛幽谷圖。
抓緊「水梳瀑廊」右面棧道,壁上沾濕的苔蘚最易令人失足,爬大石、跣落水,行行重行行,眾人開始邊走邊抱怨,幸好今日主角「斜縫瀑」終於出現!長長的峽道,從外看只覺流水淙淙,但實質瀑頂橫石下有水流從石洞迫出,氣勢不弱,大水時更加噴薄而出。
Rockson急不及待爬上6米高峽頂橫石,居高臨下,瀑流從石下飛出,好勁!可惜潭水不算清晰,潭底布滿黃沙與滑石,初夏水未盛仍深至胸口,到峽盡頭更加沒頂,要泳渡才能爬入洞內,還是別亂試摸進石洞。
精采澗景到此大致完畢,但後段歸途可不簡單,沿途溯澗約45分鐘,景致重新開闊,且首尾呼應,變回軟綿綿的沙澗,直至叢林深處,擇左路離澗上山,山丘經山火洗禮,光禿禿的,斜坡沙石頗跣腳。
望左,屯門兆康一帶風景近在咫尺,但切忌心急抄捷徑直奔山腳,一來沙石勁跣,二下近山腳一段是斷崖,應沿右邊山路上394米高的乾山,過山頂下落良景㘭,路雖陡斜,但闊不難走,途中還可欣賞奇異的青山劣地「迷你月牙谷」,順行個半小時下山,正式完成這次山澗下水禮。
交通
去程:元朗泰豐街乘33號專線小巴($8.9),至下白泥基圍路下車。
回程:良景邨巴士總站乘58X($10.7),返回旺角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