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陳淑美(阿May),與來自三藩市的美籍華人Jeremy,兩個相隔萬水千山、素未謀面的年輕人,初次見面即有一見如故、血脈相連感覺,只因曾患血癌的阿May三年前接受了Jeremy捐出的骨髓移植,得以康復。
記者相約阿May與Jeremy在咖啡廳見面,到了約定時間,他倆雙雙出現。「佢係我朋友,亦係我救命恩人。」阿May三言兩語便把兩人的關係描繪出來。
臉色紅潤的阿May,回想2000年7月驚悉自己患上慢性血癌的情景,依舊歷歷在目。當時任職秘書的她,發覺身體經常出現一些難褪瘀傷,加上終日感到疲累及發燒,遂往求診。「驗血之後,醫生證實我有血癌,由於當時血色素低,我要即刻留醫,之後病情都幾穩定。」25歲的阿May說。
惟阿May體內的癌細胞一日未除,始終是一個計時炸彈,因此醫院與香港骨髓捐贈基金一直為她尋找骨髓,最終在美國找到與她骨髓完全脗合的Jeremy,並於2001年5月進行骨髓移植。
「做手術嗰日,我收到Jeremy嘅鼓勵信,我至知道救我嗰個人係男仔,雖然唔知佢點樣,但感覺好親切。」阿May說。現時,阿May可算完全康復,一點排斥也沒有,她與Jeremy骨髓的脗合程度,可以媲美親生兄弟姊妹。
今年3月,香港骨髓捐贈基金安排7對無血緣的接受骨髓移植者與捐贈者會面,阿May終可與Jeremy會面。阿May說,見到Jeremy那刻,腦內一片空白,只能作一個禮貌式的招呼:「Nicetomeetyou!(好高興認識你)」。
至於「英雄救美」的Jeremy,見到阿May的感覺又是如何呢?「見到佢𠵱家咁健康,真係好開心。我覺得同佢之間有一種好強嘅關係,因為我哋有相同嘅骨髓。」不諳中文的Jeremy以英語說。
22歲的Jeremy在美國三藩市長大,大學時主修電影,去年畢業,現職自由電影工作者。他於1999年在朋友鼓勵下登記成為捐髓者,除救了阿May一命外,去年12月更第二度捐出骨髓救活外國一名年僅6歲的血癌女童。「如果有需要,我會毫不猶豫捐第三次。」Jeremy語氣堅定地說。
短短一個多月,阿May與Jeremy友誼一日千里,雖然Jeremy已於日前返回美國,惟阿May表示,她打算將來前往美國探望Jeremy,而Jeremy亦有計劃來年到內地中學教授英文,屆時兩人便有機會相聚,延續這段友情。
香港骨髓捐贈基金義務秘書梁憲孫表示,本港在91年成立全球首個華人骨髓資料庫後,至今已累積約50,000人的骨髓資料,捐贈及接受骨髓移植人士都要驗血及接受身體檢查,每個個案要花費數千元,故每年需要籌募數百萬元經費才能應付開支,惟營運經費全依靠慈善捐款,基金現正面臨財政困難,盼獲社會人士慷慨解囊。
「香港骨髓捐贈基金」捐款編號:C1338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