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孕婦在懷孕後期進食多些魚類,有利胎兒成長,減少誕下過輕嬰兒的機會,又不會延長懷孕期,醫學界相信這與魚類中的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有關。
英國廣播公司昨日報道,美國一項研究調查了一萬二千名女士,並統計她們在懷孕三十二周後進食魚類的份量,從而計算她們吸收Omega-3脂肪酸的份量,舉例說,若孕婦進食三分之一罐吞拿魚,即等於有○點一五克omega-3脂肪酸的份量。
研究發現,孕婦在懷孕後期進食愈多魚類,對胎兒成長愈有益,愈少機會誕下過輕嬰兒;而在誕下體重理想及健康嬰兒之同時,又不會延長懷孕時間。
研究人員相信這是因為omega-3脂肪酸幫助血液流通,增加血液供應氧份到胎盤有關。
所以研究人員認為,孕婦應每周最少進食兩次魚類;但有關食物標準的組織則認為,孕婦應避免進食鯊魚及劍魚等可能含有水銀的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