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鄭經翰先生後,另一位備受市民支持的名嘴黃毓民先生昨天突然以身心俱疲為理由宣布暫時封咪,不再主持電台的時事Phone-in節目。由於黃先生只是透過友人發表簡短的封咪聲明,沒有詳細交代封咪的原因,他究竟是真的因為個人身心健康而封咪或是因為「政治病」而封咪,到現在誰也說不準;但是我們認為,短短兩星期內先後有兩位備受公眾擁戴的名嘴封咪,難免令人憂慮香港的言論空間正在收窄、難免令人憂慮言論自由的前景、難免令人憂慮市民的怨氣難以宣洩而導致社會不穩。
鄭經翰先生及黃毓民先生成為城中的名嘴除了因為他們本身獨特的條件、除了因為他們本身的知識、除了因為他們有鮮明的立場及觀點外,香港在回歸後的畸形政治生態及扭曲的政治體制也是他們深受市民支持、也是他們成為意見領袖的重要原因。試想想要不是回歸後特首及特區政府漠視民意、不顧民情的推動大量錯誤的政策,市民怎會怨氣沖天、怎會積極透過電台的Phone-in節目抒發不滿及憤怒、怎會寄望名嘴給他們吐一口烏氣呢?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畸形政治體制令民選的代表、市民支持的代表對重大政策毫無影響力、對政府失誤無法有效追究;相反那些缺乏認受性、缺乏民望甚至缺乏能力的人卻坐擁決策大權,甚至可以在連番失誤以後仍安坐高位或高票連任,特首董建華先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民意無法透過正式的政治體制發揮影響力、當民意無法在正式的政治體制得到重視時,市民便只有另擇「冤情大使」替他們吐烏氣、替他們伸冤、替他們監察政府施政,鄭大班及黃毓民先生就成了他們的特別冤情大使,為他們發聲、為他們伸冤。
現在,人大決定扼殺民主發展,這意味香港的畸形政治體制將無限期延續、香港的民意代表將繼續被拒於決策圈外、香港的政治體制將被特權人士及既得利益團體把持。在這樣的情況下,市民其實需要更多「冤情大使」、需要更多人敢於為他們說話、需要更多人為他們伸冤。只可惜,兩位名嘴卻在短時間內先後封咪,令公眾驟然失去了兩個勇於為他們說話、敢於為他們發言的人,從而令民意更難影響政府的政策、令市民更難追究官員及政府的失誤。當市民感到有冤無路訴、有冤無人訴時,社會的怨氣只有愈積愈多,最終令社會更動盪、更不穩定。
(圖)名嘴黃毓民表示因身心俱疲,突然封咪。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