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油價持續高企已開始影響本港,民航處已收到三間航空公司申請向乘客徵收燃料附加費,過去兩個月煤氣的燃料調整費亦已向上調整,製造業及運輸業亦受成本上升影響。
中華煤氣公司發言人表示,油價高企,生產煤氣的原料石腦油成本價緊隨上升,該公司會按照年初的承諾,繼續凍結煤氣收費,但用作調整燃料價格波動的燃料調整費,今年初以來已隨着石腦油價格上升而向上調整,上兩個月每兆焦耳的燃料調整費金額約為二仙。
民航處表示,至今共收到三間航空公司申請向乘客徵收客運燃料附加費,該處會根據航空公司的營運情況及附加費的幅度,研究是否批准。國泰航空公司則表示,暫時未有計劃申請增收附加費。
埃克森美孚、蜆殼及加德士三間油公司均表示,進口油價今年以來上升了一成,油站都有加價壓力,他們會密切注視油價走勢。
三間專利巴士公司暫未有計劃加價,其中新巴及城巴表示,會研究節省燃料的措施,包括重組巴士線,提醒司機行車時節省用油及停車熄匙。
石油副產品之一塑膠原材料價格亦大幅上升,工業總會副主席丁午壽表示,塑膠價格今年來已上升一成以上,總會短期內會召開會議,研究原材料價格上升問題,總會會呼籲廠商不要恐慌性搶購原材料,保持價格穩定。
香港出口商會會長孫啟烈指出,廠商的主要生產原料如塑膠粒、金屬材料都受油價高企影響,部份中小企業利潤微薄,可能因此「蝕入肉」。
貨櫃車主聯會發言人黃基表示,燃油佔貨運業經營成本三成,比重愈來愈高,若再加油價,對貨運業會造成打擊,若貨運業無法承擔,將成本轉嫁貨主,本港出口便會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