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廣告 - 李牧童

無良廣告 - 李牧童

一個六歲男童模仿可樂「拉一拉就有鑽石」的廣告,在同學面前拉下褲鏈,被老師罰抄,其母親向影視處投訴廣告意識不良,沒有社會責任。看了報道,我只覺得那個男童很調皮,也相信他所言只是貪玩。小懲罰當然需要,但是真的沒甚麼大不了。
毋庸置疑,廣告是含有sexappeal的成份,但說成意識不良是太沒幽默感,就像大部份男女歌手都會在演唱會上脫掉外衣,露一點肉,是有心令觀眾嘩然,但談不上意識不良。況且廣告的選角也相當小心吧,那位「拉鏈姐姐」樣子清秀,所戴的也不是神奇胸圍。要投訴,同系公司的雪碧激檸廣告嫌疑更大,當中也有一個脫衣鏡頭,不過那個廣告gimmick不足,小孩子不會有興趣模仿。

要說意識不良,我認為社會福利署那個「疏忽照顧兒童」的廣告才實至名歸。
在幽暗的飯廳中放着一個生日蛋糕,燭光閃爍,一把孩子的聲音在唱「祝我生日快樂……」,一對父母望着蛋糕,在沙發上依偎着痛哭。廣告希望勸誡父母別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但是需要這般繪影繪聲,煞有介事嗎?試問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會以這種方式為逝世的兒子「慶祝」生忌?那孩子的歌聲,究竟是幻聽,還是鬼聲?廣告的演繹手法是寫實的,還引用了統計數字作佐證,虛虛實實,實則虛之,到底是勸誡,還是恐嚇?最令我反感的是,有關單位有否考慮過受害者的感受?假如我是一位母親,因疏忽導致兒子死亡,看了這個刻意煽情的廣告,你是擺明要在我的傷口上灑鹽,非要提醒我該在傷痛下度過餘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