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份子抓了美國人質斬頭,據說因為兇手技術不精,在尖厲的慘叫聲中,割了一分多鐘才斷頭。殺頭是歷史書上才有的名詞。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有這種事,只能怪布殊的反恐戰爭沒有部署完善,斬草不能除根。
斬頭是一門藝術,講究快刀。旁觀的人眼看血腥,如果執行專業,當事人一點也不痛苦,就像一盞燈突然拔掉插頭,一下子全部黑了,比起患末期癌症的病人,自是「幸福」得多。當然,如果人生的歸宿有得選擇,正常的人應該不會以此為首選。
從前北京的殺頭法場,明朝在東四牌樓,清末在菜市口。劊子手成為世襲的職業,到了民初,還有一家姓姜的父傳子業。斬頭也要「學師」,克服心理恐懼,能一刀了斷,對於死囚是莫大的功德,自己夜裏也睡得着。關於斬頭的技藝,有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古老的北京城,一個劊子手收了新徒弟,帶着他上了幾次法場,讓他看看師傅操刀。小徒弟太年輕,雖然性格夠狠才敢進這一行,但每次劊子手下手,他看見了都不住顛抖,師傅明快地砍了頭,抹抹刀口上的血跡,暗自搖頭。
有一次,又接到了新Job。劊子手告訴徒弟:人生永遠有第一次,這一回,無論如何由你來出馬,師傅會跟着你去,以壯行色。徒弟一聽就嚇得面無人色,但師傅怒吼一聲:「去!」徒弟心中一萬個不願,但師命難違。執行的鐘點到了,劊子手帶着徒弟出門到菜市口報到。兩人穿過街道,徒弟一面走,一面心亂如麻。
兩人走過一家肉舖。這時,肉舖的店主忽然提着一盆污水,往徒弟的身上就淋,一面大罵:「你這個王八蛋,我一眼看見你就知道你不是好人!」然後往他臉上吐了一口唾沫。徒弟何嘗受過這等侮辱,無名火起,衝上前就要打人,被師傅按住:「還有正事要辦,回來路上再跟他算帳不遲。」圍觀的人哈哈大笑。徒弟按捺住一腔怒火,向肉店主人怒瞪一眼,就到法場去了。
死囚是個強盜,早就押出來了,跪在地上。不久午炮一響,劊子手的徒弟拿起大刀,方才在路上受辱,心中的怒火未平,不知哪來的一股憤勁,往死囚的後頸狂砍一刀,這下子又強猛、又麻利,一刀了斷,人頭骨碌碌的滾在地上,圍觀的閒人鼓掌叫好。
工作完了,收了兩吊錢,徒弟回頭就跑,急步趕回路過的那間肉店,要找那個豬肉佬報仇。到了店前,肉店主人笑嘻嘻走出來。接着,師傅隨後也趕上來了,拍拍徒弟的肩膊大笑:「小伙子,這位大爺是我的好朋友,他的那盆髒水,是我昨夜叫他準備好往你身上澆的。不把你激得火冒三丈,你剛才的那一刀,會有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