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潛意識引致不合常理行為

健康地帶:潛意識引致不合常理行為

潛意識是人類大腦其中一個「隱形」的部份,一直都主宰人類的思維和行徑,它可以決定我們在特別情況下的行為、與別人相處的模式、性取向及喜惡等,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受潛意識的操控。
潛意識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我們的生存能力,但有時卻會誤會了一些事情,誤認為是對我們的生命構成威脅。這些錯誤都會形成一些心理上的症狀,影響我們作出一些不正確或不合常理的行為。

因恐懼作出相對反應
潛意識不會直接讓我們知道它是甚麼,它只會透過影響人們的感覺和情緒與我們溝通,當我們嘗試去克服那些潛意識所發出的感覺和反應時,我們便會造成矛盾和感到困惑。不要嘗試自己去想出恐懼某人或事的原因,因為只要潛意識不允許,任你怎樣也無法想得起來。就像有些人對演講感到恐懼,這根本就是無理性的行為。就算你在演講的過程中出錯或忘記台詞,你又會得到甚麼懲罰呢?但偏偏有人會因對演講的恐懼而感到口乾、發抖、胃部不適以及心跳加速等。其實,以上的行為都是受潛意識的影響。潛意識令你對感到恐懼的事情作出相對性的反應。
催眠的出現是由於人類想改變一些由潛意識所誘導出來的反應。因為當我們處於催眠狀態時,我們可以藉着改變潛意識來改變我們對某些人或事的反應。
催眠並不能改變人的性格或強迫任何人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其實,若催眠師嘗試誘導被催眠者作出一些非他們本意的行為時,被催眠者可抽離催眠狀態,返回現實。
撰文:香港催眠醫師及心理治療師公會主席連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