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全倚賴大陸 學者指損兩制<br>溫總承諾購買港府債券

政治經濟全倚賴大陸 學者指損兩制
溫總承諾購買港府債券

【本報訊】中央一面抓緊香港政改發展,另一面不斷「放水」支持香港經濟,正在愛爾蘭訪問的國家總理溫家寶透露,中央為顯示對香港發債的信心及支持,已決定購買港府發行的債券,財經界認為此舉有利港府以較低息率發債,有學者則認為中方認購港債,象徵香港在政治及經濟上均已完全倚賴北京,損害一國兩制,對挺港沒有實質作用。 記者:劉美儀、羅偉光

溫家寶在訪歐之行最後一站愛爾蘭,接受香港記者提問時透露最新挺港措施,明確表示中央會通過購買港府債券支持本港經濟,「中央要購買香港的債券,而且我們確定了數量,以表示對香港發債的信心和支持。」不過他沒有進一步透露詳情,包括認購數量及金額,只說「將來你們看報就知道(詳情)了。」

立會今論《借款條例》
立法會一個小組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授權政府發債的《借款條例》,港府官員會出席解釋發債細節,若有關條例下周三獲三讀通過,當局便可着手甄選「安排行」,爭取七月中前推出債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昨表示,政府一直有就發行債券事宜與中央溝通,中央早已表明有興趣認購,他認為這是好的啟示,顯示港府債券是一項好的投資。
至於中央有意認購多少債券,馬時亨稱雙方仍未具體商議,他強調總額達二百億的債券數量龐大,政府一定會預留部份供市民認購,他希望立法會盡快批准港府發債,以便趕及在七月中基金經理放假前推出市場。

令外界覺港失獨特性
雖然港府歡迎中央購買債券,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卻認為毋須中央動用儲備挺港,他說早前五隧一橋債券超額認購理想,反映香港市民有足夠購買力認購港府債券,而且讓更多市民購入政府債券有正面政治效果,可顯示市民支持政府,「對溫總理好意心領,香港人認購唔晒時,先畀中央買啦。」
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盧兆興認為,中央認購港府債券最大影響,是向國際傳達一國兩制已變成一國一制的訊息,「特區唔單止喺政治上,連經濟上亦要全面倚賴中央。」外界可能認為香港失去獨特性,而部份港人亦可能不受落中央挺港措施,「可能有人認為咁做損害一國兩制,覺得唔應該用呢啲經濟措施救港。」
曾建議港府發債的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表示,溫家寶的言論表達了中央支持香港的信息,但其實在心理上或實際上都沒有太大幫助,因為這次發債最高金額僅為二百億元,港人有足夠購買力吸納所有債券。

朱鎔基曾明言買官債
東亞銀行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李國寶則大讚:「認真好!即喺中國好幫香港手,好有confidence(信心)!」他更認為:「中國咁大,如果佢要買幾倍都得啦!買晒都得啦!(中央)隨時買晒!」
行政會議成員曾鈺成則認為中央有眼光,但呼籲中央「唔好買晒」,留一些給港人。
自港府構思發債解決財困,中央已多次表示有興趣認購香港債券,其中二○○二年十一月,前任總理朱鎔基來港出席世界會計師大會時說,「即使三年之後你(董建華)財政儲備花光了,怕甚麼?你可以到中國去發五十年長期香港債券,我第一個買,我相信內地人民會跟我一起買。」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今出席立法會,解釋發債細節。
資料圖片

前總理朱鎔基前年訪港時,亦大聲疾呼地說,若香港發行債券,他第一個買。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