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尾市低水幅度拉闊,似乎預示了今日早段的市況又會再次不振。筆者短期會繼續沿用等待黎明的戰術,一路靠邊站等待宏觀形勢好轉才出擊。但有興趣投機的讀者,可以考慮以和黃(013)的認沽證作為出擊目標,出售資產帶來的特殊利潤,只是一次過,不足以令股價跑贏大市,而且市況低迷,疑點較多的股份一定較弱,所以會是短期追沽的首選。
市況低迷,等待形勢好轉是比較被動的做法,筆者一位朋友,轉用類似ELN的形式,沽空認沽期權,其實亦有可取之道,因為反正有心接貨,無謂博運氣,等待股票進一步跌至心目中理想的價位才入市,萬一忽然回升,便錯過了機會,收取期權金,至少有些實質回報獎勵自己。
用這種形式入市,藍籌中首選是中移動(941),新近的收購,其實是相當利好,否則中資股風聲鶴唳,中移動不會仍可守在目前水平。另一好處是中移動的波幅大,所以期權金相對吸引。滙豐(005)有太多忠心捧場客,跌勢緩慢波幅窄,期權金便不吸引。
例如6月的20元認沽,期權金0.92元,一旦被行使,入市成本價是19.08元,以中移動的基本條件計,應該頗為穩健,注資後的身價理應有所不同,10倍PE左右風險不高。
當然要預留一筆充足的金錢準備接貨,而非單單應付期交所的按金需求,以5000股中移動作例,要預備10萬元,收取的期權金則是4600元。這種出擊模式,是回報有限(0.92元),但風險甚大(19.08元),不過贏面頗高,是否值博見仁見智,視乎閣下對中移動價值的看法。
但不得不佩服衍生工具的發行商,以這個案例,個半月時間,以10萬元博4600元的期權金,化作年利率,是36.8厘,以一般行外人看,是很吸引的回報率。
筆者以前也多次講解股票期權,重提舊事是市況配合,而且身邊終於有人嘗試身體力行,實踐是增進投資技巧及知識的重點。其實要在市場中長期有盈餘,是需要一些心理上的特質,肯勇於嘗試,是其中一項。不是擦鞋,這位朋友交情不深,卻並非一般只談不做,又夠膽逆市而為去捱低潮,應該有一番作為,可惜這類型的投資者,老實說未必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忙。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