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雨季將至,本港蚊患勢必更為嚴重。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日公布,上月錄得的誘蚊產卵器指數(下稱誘蚊指數)平均為百分之十一點九,對比三月份每月平均只有百分之一點五大幅上升;其中香港仔、觀塘中及將軍澳更是蚊患重災區,三區的誘蚊指數都超過百分之四十四,高於食物環境衞生署定下的警誡水平。食環署警告,雨季令蚊患情況更嚴重,提醒市民須定期每周洗刷花瓶、冷氣機托盆,以防蚊子滋生及登革熱。
食環署在全港三十八個地區放置誘蚊產卵器,以反映可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分布情況。誘蚊指數是反映登革熱病媒白紋伊蚊普遍性,該署將指數分為一至四級,若有地區每月平均誘蚊指數超過百分之四十,即屬第四級警誡級別,署方會即時邀請該區區議會加入滅蚊工作,當局並會在該區加強執法對付亂拋垃圾人士。
食環署顧問醫生(社會醫學)何玉賢昨日表示,四月份錄得的每月平均誘蚊指數為百分之十一點九,較三月份的百分之一點五急升;在分區誘蚊指數方面,在三十八個有放置誘蚊產卵器地區中,八區錄得超過百分之二十,其中香港仔、觀塘中及將軍澳更錄得超過百分之四十的警誡水平。他提醒市民必須做好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