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北京不應購買特區政府債券 - 盧峯

蘋論:北京不應購買特區政府債券 - 盧峯

中國總理溫家寶先生昨天透露,中央政府將會購買特區政府發行的債券,以作為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我們不懷疑溫先生及中央政府的好意,但是中央政府透過買債券以表示政治上支持香港、支持特區政府是不必要的,也是弊多於利的;我們希望中央政府重新考慮甚至擱置購買特區政府債券的決定。
首先應該看到,特區政府雖然連續幾年出現財赤,但整體財政實力依然相當雄厚,財政儲備依然超過二千多億元;這些優厚的基本因素令特區政府發行的債券獲得極高的信貸評級。也就是說,只要特區政府債券提供的息率吸引,例如較美國國庫債券稍高,便足以吸引大量投資者購買,甚至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政府有甚麼需要高調出手購買特區政府債券呢?
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以支持特區政府為名購買債券將會令國際社會包括國際投資界產生一個壞印象,認為特區政府不僅在政改問題上要倚賴中央政府,連財政問題、赤字問題也要倚賴中央政府才能解決。誰都知道,外國政府及商界之所以樂意給予香港特殊的對待、特殊的國際地位是因為香港有本身獨立的經濟政策、獨立的財政政策及制度,一旦外國政府及商界認為香港連財政赤字也要倚賴中央政府出手解決、一旦外國政府及商界認為香港的獨立財政政策逐漸褪色,那他們還會願意賦予香港獨特的國際地位、他們還會願意把香港視為跟中國不一樣的經濟體嗎?
而即使從香港的公共財政政策來看,中央政府購買特區政府債券也是不智之舉。特區政府需要發行債券是因為過去幾年開支高居不下,財赤嚴重,以至財政儲備大幅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特區政府該做的是大力控制開支,而中央政府該做的是提醒特區政府緊縮開支、提醒特區政府要力求不出現赤字。現在中央政府反而以支持特區政府為理由購買特區政府的債券,這等同容讓特區政府輕視財赤問題、這等同默許特區政府繼續入不敷支。像這樣的情況,對香港有甚麼好處呢?
我們認為,中央政府若果因為內地資金缺乏出路、若果因為龐大外滙儲備缺乏合適的投資機會而購買特區政府債券是無可厚非的;但若果中央政府以購買債券作為政治支持或政治大禮,那不單毫無幫助,並且會帶來各種各樣不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