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在碼頭海邊呆等數小時,未必人人有耐性。撒大網捉魚,成功機會大好多,帶小朋友去玩,既可郁動手手腳腳,網到大魚又有滿足感,開開心心做一日漁夫。
記者:李淑芬 攝影:楊錦文
模特兒:Vanessa、Karen(RichStrategy)
Vanessa嚷着要釣魚,姐姐Karen抵不過她的撒嬌,便帶她到大埔滘自然互動中心做一日漁夫,親手網魚,即捕即燒。互動中心內的魚池塘,既承接山上流下來的淡水,也混和吐露港流入來的鹹水,故養活不少鹹淡水魚,撒網捕魚,必有收穫。
落船前,玩遊戲熱熱身,先扮古人狩獵,把竹筒內的竹籤吹插到毛公仔魚魚身上,Vanessa試吹一箭,惜低飛曲墜,未到架位已墮地,姐姐教路:「手要圈實個箭筒,貼實個嘴就唔會漏氣,吹得遠啲。」照做,果然奏效;接着是模擬撒網捕魚,Karen數一、二、三,二人合力撒網,掛在架上的毛公仔魚魚全數落空,教練在旁道:「向前拋網未必夠遠,從身旁撒出去反而會遠啲。」再試,四條網中兩條,算成功喇。
是時候落船顯身手了,Karen把網頭放落水,慢慢撐船,配合船速放下魚網,使之垂直置於塘中,導師把船槳交給她倆:「用船槳敲船身喇。」Vanessa天真地問:「咁拍法,隻船會唔會散?」「唔會,敲船嚇到魚仔四處逃竄,向網眼亂撞,最後俾魚網套住,咁咪有收穫囉。」
敲打10分鐘後,正式拖網上船,魚網差不多20米長,加上水的重量,將之拖上水面不易,兩姊妹出盡力才成功,歡呼聲不絕於耳:「好大條魚!」「有蟹㖭呀!」魚兒上水,不停扭動身體,濺得兩姊妹滿身是水,不管了,上岸點算魚穫最要緊。
食物準備好了,大家回到燒烤區,Vanessa急不及待要處理那條大烏頭魚,Karen鋪開一張極大錫紙,放入烏頭魚,Vanessa就將薑絲、檸檬、葱絲塞進魚肚,鋪上魚身,合力把錫紙包好,放在炭爐上烤;其他小魚兒,則與魚蛋、腸仔、茄子一併在燒烤爐上烤熟。待食物燒熟,在營火旁享受一天不算辛苦而得來的魚穫,就在一片笑聲中歡度這天假期。
魚穫交給廚房清洗後,兩姊妹步往人類民俗館,看古代捕魚方法。館內一角展示很多籮筐物品,細看是各式各樣的捕魚工具,其中一個用簡單竹枝紮出的誘補器最聰明,魚餌放在竹籠一端,魚兒游進,就走不出有倒刺竹枝的出口,有入無出,真佩服前人創造力。
地址:新界大埔紅林路2號大埔滘自然互動中心
時間:星期一至日4:00pm至9:00pm
收費:成人$198,3至12歲小童$120
查詢:26576657
網址:
註:開團最少50人,包團最少150人,個別家庭或三五知己需與其他參加者同團一組,一般於周末及假期舉辦,星期一至五視乎報名人數而定。
大埔墟火車站出新達廣場,乘74A巴士($6.7),大埔道翡翠花園下車,沿紅林路步行5分鐘直達;或乘的士(約$20)直接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