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全球股市冷卻非壞事

陸叔理財:全球股市冷卻非壞事

投資市場常有一句說話:「美國打噴嚏,全球患感冒。」但近日又有新的金句,就是「中國打噴嚏,全球大傷風」。那麼要是兩地同時打噴嚏的話,全球豈不是會患上禽流感或沙士?
是的,全球股市上周五及本周一便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在美國加息陰影下,加上中國的宏觀調控措施仍然未明朗,全球股票市場在上周五及本周一都出現顯著下滑的情況,尤其是亞太區股市,跌幅全都超過3%。如果這只是傷風,似乎真的低估了今次全球金融體系的病情了。
當然,這次全球股市患病,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正如大家患重病前,都會經過數個階段一樣,可能先是着涼、然後喉嚨痛,但患者往往未有太在意,以致病情惡化,最終不支倒地時,才懂得找醫生治理。當然,到懂得找醫生時,往往代表病情最差的時間已經過去。

病愈市況更健康
今次全球股市發病的源頭,是來自市場對經濟復甦存有太大的期望。這可能和投資者對復甦期待已久,未有察覺過熱的經濟一旦被冷卻,市場會出現何種的反應有關。以致當中國政府開始實行宏觀調控時,市場已有開始着涼的感覺。只是當時市場大多數投資者都未有太着意,直至美國鋁業顯著下跌,拖累美股下挫時,市場才開始感到有一點喉嚨痛;隨後美國加息的趨勢愈見明顯,市場才真正察覺到原來全球股市已患上重病,不過到察覺時為時已晚,因為全球股市在上周五及本周一已不支而出現天翻地覆的場面。
不過有一點投資者可以放心的是,現在全球股市所患的,不是不治之症,病情雖重,但相信很快便可以藥到病除。最重要的是全球經濟經過早前一輪亢奮性上升後,實在需要一點冷卻,從而令經濟的升勢更為持久、更為健康,而這就是給經濟服用的抗生素。

日本股市體質強
當然,服用抗生素總會引發一點副作用,但副作用過後,身體很快便會回復健康。不過回復的速度往往因人而異,正如不同人的體質,對藥物的反應亦會不同。
如果要我選擇一個體質較強的股市,我定必會選擇日本股市。有關這點,我在上周六的研討會中,亦和部份投資者談及過。但投資者切勿誤會,以為我看淡本地的股市,只不過日港股市回升的力度會有快有慢,作為投資者,目光理應放遠一點,不應只將視野放在本地股市上。
事實上,就算市場消化了美國加息的因素,本地股市亦可能會繼續被國內的宏調政策所影響,所以反彈的力度可能會是區內最弱的。如果投資者能將部份資金投放在日本基金上,又或者增加日本基金在強積金中的投資比重,這對完善投資組合是有着一定的幫助。要知道日本企業的盈利已創出了歷史新高,這絕對有助日股成為區內反彈速度最快的股市。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