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傳出許多不利消息,港股為此提早出現調整,各主要指數皆逐步下試低位,恒指在兩三星期內曾下跌超過1000點,國企指數更一度跌破4000點的心理關口。不少進取的投資者或者都已趁機部署入市撈底,而入場費低廉的窩輪,自然成為其中一項焦點選擇。他們相信,只要市場出現短線強力反彈,便可盡快藉此達到以小控大的投資效果。
經驗告訴我們,要成功捕捉V形反彈的機會,並非易事,特別是當大市受不明朗因素支配而持續反覆時,更往往低處未算低,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
要增加投資勝算,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順勢而行,即於個別股份或指數出現突破、且升勢確定時,才追入或加注。當然,其投資回報可能遠不及成功捕捉V形反彈所帶來的利潤豐厚。
倘若投資者認定目前市場已出現極度超賣,股價反彈如箭在弦,故銳意部署入市大計,那他們有甚麼地方要注意呢?
要知道反彈時間往往極為短暫,能成功捕捉反彈浪的投資者,只屬少數。要訣是緊貼市場走勢,市面有不少市勢分析法,其中一個常用的方法,是參考正股股價最近的低位,因為理論上,股份在此價位一般會有一定的支持。
事實上,相對於買入正股博反彈,買輪撈底對時間性的掌握更為要緊。由於窩輪屬槓桿式投資產品,加上有特定期限,因此只適合捕捉超短線反彈的機會主義者。投資者在入市前,必須訂下相關「止蝕」位,並嚴格執行。止蝕位或其他技術分析,應以正股股價為依歸,但其實影響窩輪價格還有很多不同因素,故此投資者並不適宜以此作技術分析。
筆者經常提醒投資者,窩輪投資並不適用於任何市況,特別是當市場缺乏明顯方向時,風險相對較高。即使慶幸未有捕捉錯方向,大市持續牛皮反覆,也不見得對窩輪持有人有利,因時間值的流逝,將逐步影響窩輪的表現。故此,除非投資者純粹出於心癮而要不停炒賣,或對個別股份有獨特看法,否則有些時候離場觀望,可能更為合適。
就以目前的市況為例,大市仍受到很多不明朗因素影響,要持續作短線炒賣博反彈,其勝算有可能不及成功捕捉一個入市機會。
當投資者看好後市的短期表現,同時決定捨股取輪,以此作槓桿投資後,下一步要做的,是有效地揀選切合個人需要的窩輪。這也是一門高深學問。筆者建議短線投資者應避免選擇極度價內及極度價外的窩輪,原因是一些過於價內的條款,入場費較高,爆炸力較遜,即使預期市況與現實脗合,其投資回報也未必帶來太大驚喜。至於較為價外的條款,可被行使的機會不大,其風險一般較高,必須速戰速決,與時間競賽。故此,最理想的條款,往往是一些在價或稍為價外的,其槓桿能為投資者提供不俗的放大效應,同時涉及風險也較極度價外的條款為低。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