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最近在〈讓我們祈禱〉一文中油腔滑調地說,日本、美國、俄國、澳大利亞、台灣、新加坡、菲律賓、歐盟等領導人,睡前都不得不為胡錦濤祈禱,希望他活到一百二十歲,以掌管好中國的經濟,不要讓它崩潰,因它對周邊以至世界,都有重大的影響。這篇文章字裏行間透露出對中國經濟的推崇,似乎它不僅要主導世界,而且已達到令大國小國首腦難以入眠而擔心的程度。
中國經濟近年一直在高速發展,按官方數字,過去二十年,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九以上。今年第一季增長率已達九點四(美國去年經濟增長率三點零四;日本二點五,歐盟零點九)。中國並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獲直接外資最多的國家(超過五千億美元);並成為世界僅次於美、德的第三大出口國;外滙儲備超過四千億美元。
但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數字,不少人有非議。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托馬斯.羅斯基(ThomasG.Rawski)認為,中國實際的經濟增長率不到公布的三分之一。連中國的鄉鎮企業家孫大午也在北大演講時說,「中國公布的經濟增長數字,攔腰砍去一半,還有水份。」
最近美國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季北慈(BatesGill)發表長篇論文,對中國經濟及在世界的地位做出評估。他認為,中國經濟雖呈現強勁勢頭,但在全球經濟的天秤上,比重不是很大,其地位並不是那麼重要。季北慈引用「世界銀行」的數據說,中國經濟目前僅佔全球的百分之四,不僅遠低於日本和歐盟,更才是美國的七分之一(美國佔全球經濟百分之二十八)。中國經濟的整體能力,實際上僅相當於美國的紐約州,或相當於兩個德克薩斯州。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主任席格爾(GeraldSegal)曾指出,今天中國經濟在全球所佔比重遠低於兩百年前。一八○○年,即鴉片戰爭爆發前四十年,中國經濟佔全球百分之三十三(歐洲佔二十八,美國僅佔零點八)。但一百年後,即辛亥革命爆發前十年時,下降到百分之六點二;到了一九九七年,則降至百分之三點五。現在才回升至百分之四。
季北慈認為,中國經濟成長數字的背後,存在嚴重隱患:一是壞貸款比重太大。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壞貸款比例,官方承認佔百分之二十三(近三千億美元),但國際貨幣組織認為,實際高達百分之三十五到五十,最高達八千六百億美元。美國經濟學家評估,要想解決這些壞貸款,需六千億美元,這個數字佔中國GDP一萬四千億美元的百分之四十。
其二是失業率攀高。自加入世貿兩年來,中國已有三千五百萬人下崗失業,主要因國營企業緊縮或破產;僅去年就有八百五十九萬城市人口失業。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必須保持每年以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速度增長,才能平衡和穩定城市的失業增長率。
其三是大量人口未脫貧。中國官方估計,十三億人中有百分之五(即六千五百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但聯合國去年發表的《人力發展報告》指出,中國有百分之十六點一(相當二億零八百萬)的人,生活在每天不到一美元的狀況中;百分之四十七點三的中國人(相當六億一千五百萬)每天收入不到兩美元。
其四是貪污腐敗愈發嚴重,外資每年投入約四百億美元,但以各種名義套出中國的外滙超過四百億。今天中國百分之八十的汽車購買者,百分之五十的購房者,都是付現金,主要用自己的積蓄。它說明中國還無法成為一個信用的經濟社會。
當一個國家只進行經濟改革,而沒有新聞自由和民主制度保障的話,等於給貪污腐敗提供天然的機會。因而西方學界把中國經濟稱為「盜竊經濟」,即有權者乘機瓜分財產,掏空國庫,哄搶中國。
《紐約時報》左翼專欄作家弗里德曼對中東問題比較了解,往往有較深刻的分析,但他對中國問題的看法從來都不着邊際,暴露出西方左派知識分子對共產國家永遠的無知和一廂情願的幻想。
……………………………………………………
作者為旅美中國作家,文章逢星期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