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資金流向定港股前程

理財智慧:資金流向定港股前程

周一港股大跌400多點,而恒生指數更跌穿250天平均線,於是不少人擔心,今次港股會否出現更大的調整?中國的宏觀調控,以及美國快將加息的可能,持續困擾着大市。投資者會問,究竟港股已然見底,還是會繼續調整呢?

牛市有結束先兆
首先,從技術分來看,跌穿250天平均線,是一個「死亡交叉」的出貨信號。周一港股出現裂口低開,更跌穿了250天平均線,從技術面而言,是一個看淡的信號,反映由去年7月開始的牛市,已有結束的先兆。
250天平均線大約在11640點左右,而周一收市早已跌穿這水平,所以後市走勢令人擔心。後市如何發展,要視乎指數能否很快重上250天平均線之上而定。如果恒指久久也未能超越250天平均線,而指數低於平均線的距離又愈拉愈遠的話,「死亡交叉」的沽出信號便可確定,港股將進入另一個跌市。
其次是可留意港元滙價的強弱,以及銀行體系結餘的多少。單是周一及周二,金管局已經接下了近20億的港元沽盤,而沽港元盤愈多,代表資金外流的情況愈嚴重,因為資金外流,最終會反映在港元滙價方面。美電近日已由早前的折讓,慢慢演變至平水,亦即1美元可兌換7.8港元的中心滙率,這代表了資金外流,投資者把資金調離香港,沽港元買美元。
其次要留意的是銀行體系的總結餘。截至5月8日止,銀行體系結餘的數值為545億元,但到了5月10日,銀行體系結餘已開始下降,這代表資金真的流出香港。如果再配合港股下跌,代表有人沽貨離場,並在離場之後把資金調到國外,導致港元轉弱,銀行體系總結餘亦下降。
如果美電進一步上升,而銀行體系總結餘又大幅下降的話,投資便要小心,因為這代表有資金撤出香港。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