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急挫7.7% 6年最大跌幅

國企急挫7.7% 6年最大跌幅

【本報訊】國企股昨日出現股災。市場主要憂慮中央在黃金周後,推出新的宏觀調控措施,進一步收緊內地銀根,令內地A、B股市場昨日在假期後復市立即下挫,深圳B股跌幅達6.4%,拖累國企股遭到拋售,國企指數全日下瀉7.7%。

國企指數昨日早段跟隨大市下跌,其後內地A、B股表現欠佳,令國企股走勢在下午急轉直下,國企指數先後跌穿4000點及3900點,收報3897點,挫325點,是6年以來最大單日點數跌幅,指數曾於98年1月12日下跌373點。國企指數由今年初5391點高位調整至今,累計跌幅近28%,跌至去年11月底水平。

石化鋼鐵股跌勢大
石油、石化、鋼鐵、鋁業股的跌幅較為顯著。江西銅業(358)暴瀉18.03%,收報2.5元;重慶鋼鐵(1053)挫15.12%,收報2.525元;北京燕化(325)跌13.41%,收報1.84元;中國鋁業(2600)跌13.3%,收3.75元;中石油(857)跌6.76%,收3.45元。
內地工商銀行溫州分行在上周五實施加息安排制,可視為銀行呼應中央政策,減少向過熱行業貸款的措施開始落實。
荷銀證券中國研究部副董事范卓雲更預期,中央政府將於短期內陸續公布有關宏觀調控的行政措施,進一步限制銀行信貸及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排除再點名叫停部份固定投資項目,因此中資股的投資風險尚未完全反映出來。

有機會下試3000點
但她認為,不同行業所受到的影響有別,如國際油價屢創新高,始終對石油股有利,如中石油、中海油(883)等現價已經相當吸引,但金屬及建材等周期性股份仍有下跌風險。ING金融市場中港研究部主管李景愉也認為,國企股的跌勢未止,國企指數可能下試3000點。
該公司昨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嚴格控制漲價項目後,內地的公用事業、交通、石油及石化產品、收費公路、電信及醫療服務日後加價,需要獲得政府批准,有關政策對公用事業及收費公路的影響較大。
報告又認為,中央可能考慮推出更多行政措施來紓緩投資增長及本地增長,加息的機會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