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遊:西貢灣仔半島遊<br>相思樹黃花送行

短線遊:西貢灣仔半島遊
相思樹黃花送行

西貢灣仔位於赤門一隅,是一風景優美的半島,島上植滿相思樹,每年5至6月開花,黃花錦簇,似把灣仔染成一黃色半島。黃花之下,可野餐,可環島漫步,遠足路線短,全程3小時,值得來一次輕鬆賞花之旅。

記者:戴維浩 攝影:林栢鈞
模特兒:Ian、Kylie(Imagine)

樹葉開合有規律
二人在花海下漫步,兩旁黃花在清風下沙沙起聲,Kylie不禁讚歎:「嘩!好靚呀!」台灣相思五至六月開花,花似毛球,在枝上纍生成束,把綠樹染黃。Ian說:「台灣相思喎!一聽就知唔係本地植物啦!」
台灣相思實非本地原生樹種,原產台灣和菲律賓,因適應力強,生長迅速,且耐旱耐瘠,被大量種植成防風林,林下抑制底層蕨類植物生長,減少山火燃料,間接防止山火蔓延。此樹還有一特點,樹葉會在日出前90分鐘打開,日落前90分鐘合起,密雲下雨天亦然,確實趣怪。

眺望大赤門及塔門
下車後入海下村,沿海下自然教育徑起步,灣仔半島位於赤門海峽一隅,北望大赤門海峽,眺望大鵬灣,三面環海,風景優美。20分鐘步程正式入灣仔,道分兩頭,Ian和Kylie不知應走何方,不用怕!道路是環島小徑,由哪一方向開始皆無所謂。二人隨意由右方小徑開始旅程,走了不遠,一路林蔭,夾道黃花,非常壯觀。

■相思樹樹葉已退化,真葉只在幼苗時才出現,假葉葉柄變成扁平鐮刀狀,仍可進行光合作用。

■台灣相思有實用價值,既是防風林,亦作先鋒樹,改善土壤質素。

相思莢果似耳朵
在花團錦簇下,鋪下一張餐布,二人一於邊賞花邊野餐,一陣涼風,樹上黃花徐徐飄下,確有幾分詩意。野餐過後,收拾細軟,二人又繼續環島賞花旅程,行進間,Ian發現這兒除了台灣相思,還有耳果相思,外形與台灣相思類似,又是樹呈傘形,樹幹短身,葉成橢圓條狀,不過果實卻形像耳朵,因而得名。
黃澄澄的相思樹上原來生機處處,盡覽昆蟲生命史,一些身披七彩斑紋的毛蟲準備化身成蝶,努力大嚼嫩葉;轉身再看旁邊另一喬木,葉片上都有毛蟲,全部肚滿腸肥,就賴在吃剩的大半塊葉上,吐絲結蛹;看看葉底,有細小白色懸垂物,以為是果實,近看方知是蟲蛹,貌甚恐怖,嚇得Kylie拔足便溜。

■灣仔半島對出大赤門呈蔚藍色,沿岸海水清澈見底,礁石珊瑚清晰可見。

■天朗氣清,可眺望對岸塔門,塔門昔日名字叫草洲,因島上綠草如茵。

看毛蟲化蝶

■耳果相思的莢果呈扁豆狀,熟透裂開後呈渦狀扭曲,酷似耳朵。

■吹過一陣微風,花葉沙沙在動,偶爾飄下黃花,確有幾分詩意。

■毛蟲身披鮮豔顏色,有向狩獵者示警的作用。

■吃飽了的毛蟲便一蟲佔一葉,吐絲結蛹,改頭換面。

■蛹外平平無奇,內裏變化鬧得天翻地覆,昆蟲身體大部份會液化,再演變出新軀體。

傳意牌介紹沿途樹木
環島一周,徑內每隔數10米便有傳意牌說明樹林結構、林木品種及植林作用。原路返海下,過攔路坳,有一路上爐仔石山,爬坡而上,可見灣仔、海下全景,對下藍風灣,不興風浪,寧謐恬靜。下山出海下,朗日下,海下灣沿岸礁石珊瑚清晰可見。
15分鐘來到海下碼頭,艇家招手:「喂!靚仔靚女,搭船出海睇珊瑚啦,好靚㗎!」其實不用出海,走在海邊嶙峋石上,已看到好些漂亮生物,有身披斑紋的珊瑚魚、隨水流招手的海葵、還有在石隙穿梭往來的小虎魚,離開夾道林蔭的海下自然教育徑後,整個賞花旅程便結束了。

■不是甚麼草莓漿果,原來是中藥土伏苓,根可入藥,莖作龜苓膏的主要材料。

■有野牛擋路,不理過路人,自得其樂,大嚼禾草。

■過攔路坳,上爐仔石半山可飽覽灣仔全景,海灣風浪不興,別有一番寧靜。

醫肚站
海下村中有士多售賣小食和飲品,可以作旅程開始及終結的補給站。

雲海士多(23282169)
地址:西貢海下海下村

公仔麵$20
凍檸茶$15

交通
去程:西貢市中心乘7號專線小巴($5.5)至海下村,沿自然教育徑入灣仔半島。
回程:在海下村乘7號小巴,返回西貢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