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寫了《毒物叢生》,內地又揭發一宗用工業鹽來醃製泡菜的事件。工業鹽放在食物中會導致弱智,其中硝酸鹽更可能致命。食物工場更定期向泡菜噴射劇毒農藥,看來使人心驚。海外有些親友說,從此不敢購買中國大陸出口的加工食品了。
要防止加工食品的毒物叢生,就要建立行政、法律和獨立機構進行監管。在一黨專政、官商勾結之下,這些機構的建立與健全運作,都很困難。而在這些監管系統未完善之前,獨立傳媒的輿論監督就顯得更為重要。但中國目前不但獨立傳媒的存在不大可能,而且官辦傳媒的編採人員想要有一點自由報道的空間,也會橫遭扼殺。
不久前,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所屬的《南方都市報》,它的總編輯程益中、調研員李民英和總經理喻華鋒被控貪污、挪用公款等罪名,並被判刑。大陸學界、新聞界發起聯署,指他們被指貪污的款項,包括指使財務人員「冒領」及「私分」的款項,實際上都是《南方都市報》經營人員應得的獎金,是受到保護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也符合《南方都市報》和南方報業集團的合同規定。他們被控的真正原因,是由於他們搶先報道內地沙士疫情,違反不得洩漏國家機密的規定,但由於其後中國在世衞與各國的壓力下,不得不將沙士疫情公開,就不便對報道沙士疫情的報人治罪,於是另找經濟犯罪的名目,對不遵守「保密」原則的報人予以懲處。
上月十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焦國標,冒着「大不了一死」的決心,在網上發表一篇《討伐中宣部》的長文,在大陸新聞界引起轟動。這篇文章指中宣部動輒以「穩定壓倒一切」為由,限制新聞報道,封殺媒體,不准報道民工欠薪、上訪、疫情,扼殺民眾的知情權。作者認為,「不准報道」是醜惡現象得以生存的原因,中宣部「為邪惡勢力和腐敗分子撐起最大最有力的保護傘」,中宣部以「新聞自由為敵」,連「新聞自由」四個字都不許隨意使用。西方先哲說,可以沒有政府,不可以沒有新聞自由。中宣部的每一次「不許」,都是對最起碼的文明準則的公然踐踏,中宣部已「墮落為當下中國最愚昧落後勢力的堡壘」。
焦國標以極其憤怒的筆觸,列舉中宣部十四種大病,包括愚昧、枉法、冷血、弱智、冷戰思維、庇護惡棍與腐敗分子、精神貴族、金錢奴隸等等;他提出拯救中宣部的上下二策,上策是撤銷中宣部,下策是改造中宣部。何以撤銷是上策?因為英、美、歐洲等文明國家都沒有宣傳部,只有納粹德國有宣傳部,並有過一個出名的部長,就是說過「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為真理」的戈培爾。宣傳部的核心工作是「好事無中生有,壞事有中生無;好事小的化大,壞事大的化小;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他又提出討伐中宣部有十四大理由,其中「第十三大理由」是「大不了一死,我還正不想活了。每聽說中宣部又出台新的『不許』,我就恨不得一口氣把自己憋死算了」;「第十四大理由」是「我對苦難的敏感度比較高,對不公正的麻木度比較低」。「元日那天,胡主席『新年賀詞』呼籲祝願世界和平。聽了我很生氣。呼籲甚麼世界和平呀,呼籲拖欠的民工款全還了就行了。」
焦國標這篇長文,是筆者極少見到的大陸作者的奮不顧身尖銳、辛辣地批評中共當權者的文字。反觀香港許多媒體及評論者,為迎合中共當權者所作催人嘔吐的自我審查及對事實與道理的扭曲,這些自由的媒體人難道不感到慚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