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毒物叢生 - 李怡

李怡專欄:毒物叢生 - 李怡

毒奶粉,含致癌化學品的龍口粉絲,帶毒的天津紅心蛋,還有前些時揭發的毒米,用糞水泡浸製成的臭豆腐,用致癌化學品醃製的臘腸……。中國內地種種草菅人命的加工食品,正嚴重威脅內地人民以至世界各地華人的健康。怎麼辦?中南海諸公、胡溫政權新組合,無論怎樣挖空心思,即使動用嚴苛的刑法,恐怕也無法使這些危害蒼生的非法製品絕迹。不但不會絕迹,而且還會在市場經濟與官商勾結的沃土上,不斷茁長。
任何社會,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必須與政治體制相適應。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社會主義,但中國原有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至少是於它的政治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主義經濟,是計劃經濟,主體是全民或集體所有制。這種經濟體制缺乏活力,無法誘發人民的生產積極性,需要龐大的官僚體制對這種全民或集體經濟進行管理,耗費過大的人力。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在官僚機構對全民或集體經濟的嚴密管理下,毒奶粉、毒粉絲這類事情極少發生。也就是說,官僚的嚴控固然使計劃經濟窒息,但這種嚴控也使生產者較不可能製造殆害社會的產品。

然而,自從鄧小平推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私人經濟活躍起來了。各行各業逐漸擺脫了國營企業的一支竹竿插到底的控制,開始了利潤掛帥,各顯神通的時代。對經濟發展來說,這自然是好事。然而,政治體制卻未能配合。因為市場經濟之下,人人挖空心思要賺錢,要謀私利,故需要對私商可能損害人民利益的行徑進行多層面的監管。其一是法律的監管,一黨專政的法律不足以應付;其二是行政系統的監管,而首先是對官商勾結的嚴防;其三是成立獨立機構如消費者委員會的監管;其四,最重要的,是獨立傳媒的監管。這種種監管系統,在一黨專政之下都無法建立,於是種種謀財害命的加工食品就出籠了。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大的分別在政治權力方面,前者實行的是權力公有制,後者實行的是權力私有制。權力公有制之下,人民須定期選舉而授權給當選者執掌權力。掌權者有「民命」,必須對選民負責。對私人經濟,就要從全民的權益去加以監管,而民意代表及傳媒也對掌權者和私商發揮重要的監督作用。正是這種政治權力公有制,約制着私營經濟使它的運作不能違反人民的基本權益。
社會主義的政治權力,屬權力私有制,執政黨毋須經過公眾投票授權而永久執掌全部權力,然後自上而下地將權力等級授予,權力私有,注定無法建立有效的對權力的監督系統,也不可能有獨立的媒體,這就給了所有不法商人以最大的活動空間。
有毒食品問題,在權力私有制與市場化的經濟私有制的相互配合,相互勾結之下,是一個不可能解決的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