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待形勢轉穩才加注

英之見:待形勢轉穩才加注

美股、美債大跌,美元回升,商品價格又下滑,上周五晚外圍的變化,顯示港股今日的形勢將會相當險峻。資金流向相當不利,現在的最佳應戰方法是袖手旁觀,縱使認定長線向好,亦要待形勢轉穩才加注。
本欄近期沒有甚麼貢獻,唯一算是較早指出地產股危險。其實不值一哂,但這個月賣點,又有甚多言論指出供求將會失衡,因此地產股當日實際上表現是遠勝大市。
不過樓市效率比股市差,走勢跑在股市之後,而且今次股市大調整,構成的財富效應不可忽視,高位成交大,又有太多配股活動,財富蒸發的數目大,殺傷層面亦廣,樓市降溫是十分正常。而且地產股一向是加息概念的受害股份,沒有理由比大市強。
地產股轉弱,修正了早前強勢的離奇現象,由於有賣地關係,以投機角度,似乎可重新考慮。首先風頭火勢,入市不急於一時,以中資股洗倉的兇狠程度,地產股有等待的空間,不過如以相對吸引力而言,個人寧願趁低吸納收租股。

收租股較發展股可取
地產發展股和收租股走勢相若,以投機角度而言,較活躍的發展股自然更受歡迎,但以業務本質,收租股在現時的形勢,似乎會比較可取。發展股在加息陰影、股市不濟的環境中,始終存在風險,要明白香港人一向一窩蜂,升市途中爭先恐後,一旦放緩便轉為旁觀。
反而收租股有較大的緩衝,自由行帶來零售商機,其實得益最大應是地主,而非零售商。香港人做生意也是羊群效應,一下子忽然一堆生力軍加入零售行業,原有的商號也大肆擴闊網絡,商舖加租幅度大,還有一個好處,是租約有時間限制,不怕一下子好景不常,不似物業銷售,可以忽然靜如深海。
就算寫字樓市道似乎也不差,香港形勢並非如股市顯示般差勁。雖然一旦反攻,應該仍會是發展股作先鋒,尤其假若真的由賣地推動的話。不過目前形勢,穩中求勝比較合適,當然要有斬獲,還是要大市回揚,但下跌空間較小信心較強,是很重要的元素。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