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買債券有機會成本

理財智慧:買債券有機會成本

五隧一橋政府債券的發售價,比對其票面值有所折讓,這令到債券的實質息率比其票面息率為高。其實這代表了市場預期的利率有可能在短期上升。
如果債券是定息的話,債券持有人所關心的就是是利率風險的問題。因為購買定息債券,就像把資金存銀行定期一樣,在存款尚未到期之前,投資者不能隨便取消投資,把資金轉投向其他較高回報的投資之上。這樣的話,持有定期存款所損失的,就是可以獲取較高回報的機會。
持有債券的機會成本亦一樣。因為定息關係,利率上升,債券的吸引力自然降低,而債券持有人若要套現的話,便要把價格調低,才能把債券沽出。債券價格若下跌,甚至跌至低於其票面值的話,債券的孳息(實際回報率)便會上升,達到吸引投資者入市的目的。
但上述的過程不需要真正加息才會發生。只要市場對息率有趨升的預期,債券價格便有可能下跌。

價跌反映息升
五隧一橋零售部份的債券價格,是以外滙基金票據的息率再加一個溢價來釐定的。由於招股期間,利率可能會有所變動。譬如美國利率有機會趨升,美國債券價格因而率先回落,造成孳息上升。因為美債息率已上升的關係,所以帶動港元債券的息率也要上升。以3年期五隧一橋為例,債券的孳息率為3.185厘,高出票面息率0.435厘,反映市場已預期利率有可能上調近0.5厘的升幅。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