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從前無蛋不歡,現在聞「蛋」色變,皆因「膽固醇」超標……
「我每天只可攝取300毫克膽固醇,一隻蛋已有200毫克,我寧願不吃了。」以上可能是很多高膽固醇患者的心聲,但是,蛋真是那麼可怕嗎?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當中更含有人體不能製造的必須氨基酸,優質且容易吸收,有助更新及修補細胞。膽固醇其實亦有其功用,可幫助製造荷爾蒙、細胞膜等,是身體所需要的。體內膽固醇的來源地主要有兩個,一是由肝臟製造,另一是由食物中攝取,而含膽固醇的食物主要為動物的食物包括肉類、皮脂、內臟等。所以若血膽固醇量超標,建議盡量少吃含高膽固醇的食物,並維持每天攝取量少於300毫克。
但其實研究指,刺激膽固醇上升的主要元兇為飽和脂肪。研究共有20位男性及15位女性,血膽固醇全部屬正常,每天食用兩隻雞蛋,但維持低脂肪飲食,一段時間後,血膽固醇並沒有提升。因此,如能控制每天進食的總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則每天進食一至兩隻雞蛋也不會影響血膽固醇量。
天大喜訊!尤其對有膽固醇高的吃蛋愛好者!但當然,由於雞蛋的膽固醇含量亦頗高,故此不可進食太多,但一星期三隻是可接受的水平。其實蛋白是沒有膽固醇的,因此如做炒蛋或蒸蛋時可不全部用全蛋,可部份只用蛋白,即可做到減少攝取膽固醇的功效。
撰文: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營養師麥美芝
原文可於以下網頁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