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上周議息,結果與市場預期脗合,甚至會後所發表的聲明內容亦是市場掌握之中。聲明中以格林斯潘之前出席國會聽證時所採用的「循序漸進」字眼,取代了上一次聲明中「對加息保持耐性」這一承諾,為加息周期的開展打開了大門。
由於沒有出人意表的結局,自然難以在金融市場中掀起一絲漣漪,故縱使聲明令市場更加相信美國加息已是迫在眉睫,對美元的提振作用仍是相當有限。直至美國上周五公布了遠較市場預期為強勁的就業數字,美元才展翅高飛。不過,我個人仍認為美國加息依然存在一定變數,日後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對聯儲局的加息時間表和加息幅度,將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假如美國在6月底前所公布的數據較預期疲弱,聯儲局在下一次會議中便有大條道理拖延加息,因為低息環境仍有利於美國經濟的發展,而種種迹象皆顯示,聯儲局對加息並不熱衷。雖然利率期貨反映了美息在年底前會有1/2厘至3/4厘的加幅,但這只是市場的預期,並不一定會演變成為事實。不過話分兩頭,若接着的經濟數據強勁依然,不排除聯儲局會在6月底的會議中一次過加息1/2厘,然後在繼後的會議中按兵不動。此舉既可以下重藥冷卻過熱的經濟,亦可以避免在總統大選前改變貨幣政策,以保持一貫的政治中立形象,可謂一舉兩得。
早前有一則投資者或很容易走漏眼的新聞,便是股神畢菲特繼續看淡美元,並聲稱會加碼吸納外幣,原因只有1個──美國的經常帳赤字龐大,亦毫無改善迹象。其實提出相同見解的大不乏人,被稱為滙市大鱷、曾成功把英鎊迫出歐洲滙率機制(ERM)而一舉成名的索羅斯,便與畢菲特的看法一致,而有不少大型基金所發表的報告,亦抱有同樣的看法。不過,有關言論並沒有導致美元急挫,這又是否反映畢菲特沒有影響力?
當然不是!滙市對畢菲特的言論反應冷靜,正好反映市場成熟的一面。要知道畢菲特並非滙市大炒家,看淡美元的言論,只是以長線作為出發點,故認同其看法的投資者,大可以逢高拋售美元看長線,但若因其言論而打算入市短炒一兩轉,則可能會失望而歸。
一直有追捧本欄的讀者,自然知道筆者亦看淡美元的長線前景。不過,筆者並非一成不變的人,在此必須提醒讀者們,尤其是有心趁低吸納日圓的投資者,入市要加倍小心。
日本經濟大有起色,有望擺脫一沉12載的經濟低潮,理應可以承受日圓處於較高水平。不過近期數據顯示日本國民的消費信心尚未完全復元,內需疲弱依然,以致經濟仍要極度依賴出口。而近年來日本貨出口中國的比重與日俱增,中國既已表明會加強宏觀調控的力度,對日本經濟的打擊,將會逐漸反映,故日圓若進一步轉弱,亦不會令人感到奇怪。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