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延誤年半運輸署被轟

工程延誤年半運輸署被轟

【本報訊】立法會九九年中撥款二千五百多萬元,給政府裝建「白鴿籠」工程,以配合新式的數碼偵察車速攝影機使用,惟整項工程卻較預期完成時間足足延遲年半才「起貨」,當中原因乃政府多個部門官僚作風,以及電力公司一度不合作拒絕供電有關。
身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的鄭家富稱,就工程延誤,他曾去信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及在多次會議上提出質詢。

科技產品變過時
他表示,運輸署九九年中就工程申請撥款時,強調非常關注交通安全問題,對付超速駕駛列為極高層次處理,要求立法會盡快撥款。同年七月立法會落實撥款,工程原定○二年九月完成,惟運輸署竟是「講一套、做一套」,獲得撥款後卻監督不力,致使工程延誤逾年半才完成。
他指出,現今科技一日千里,四年前政府訂購的數碼攝影系統,就因時間拖延至今可能已成過時產品,甚至現已有更先進的攝影系統。他認為類似快相機的跨部門工程,政府應指定由一個部門統籌監督協調,避免出現文件「遊埠」及臃腫的行政措施,浪費時間及公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