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遠在一九二八年,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上海已有賽馬活動,經過隨後幾十年的政治動盪,直到九十年代初,賽馬運動才在廣州市再次興起;但當時只將不同品種的馬匹安排同場角逐,這一切都是業餘賽馬的象徵,就如香港七十年代以前一樣。
隨着時代巨輪的轉動,在二○○一年中國首都北京正式舉辦純種馬賽事,與香港用作競賽的馬匹一樣,標誌着中國賽馬已進入職業賽馬的時代。 記者:張賢
在北京市郊東北面通州區徐辛庄鎮,一個一百六十公畝的賽馬場,在每年三月至十一月期間,每逢周六、日均有賽事舉行,每日共編有八場賽事,全季共有七十六次賽事,每場的頭馬獎金由最少的五萬至最高的五十萬元人民幣不等,在二○○四年,全年賽事總獎金高達六千萬元人民幣。
北京通順賽馬場擁有一個超過二十匹種馬的純種馬育馬場,每年約有六百匹新馬投入作競賽用途,完全不需倚靠從外地入口純種馬。北京現時大概有九百匹競賽馬,當中有一百匹由個別馬主租賃擁有,其餘的全部由最大的育馬場「駿育馬場」所擁有。馬場內的設施雖未算完善,但每逢賽日均吸引到二千五百至四千人入場觀賞賽事,由於計劃興建中的看台要在明年五月才正式落成,因此現時觀眾只可以站立在臨時梯級上觀看賽事;除此之外,在馬場附近亦有一個在興建中的火車站,落成後往返馬場和北京市內各地將更方便快捷。
每逢賽馬日,現場有拍攝整個賽事過程的大型攝錄機,除了負責場內電視轉播外,賽馬實況更會透過北京電視BTV-6轉播到北京其餘地區。
目前馬場內只提供獨贏、位置、連贏及三重彩四種投注,每場投注總額由五萬至七萬元人民幣不等,其中三成由馬會抽起用作營運開支,而礙於中國博彩條例,所有投注均不能以現金進行,必須以現金券形式交易。此外所有投注人士贏得的彩金需繳納百分之二十利得稅,為了方便行政,此稅款由今年三月開始已全部由賽馬會支付;單是二○○三年度馬季,這個稅項已達五百多萬元人民幣。
據北京通順賽馬場賽馬事務司KevinConnolly說:「我們已踏出了重要的一步,所有設施亦已達到世界水平,由賽事化驗所、終點電眼判決、閘廂以至投注系統均十分專業,而我們每年均合法地繳納稅款予政府。」
前澳門練馬師袓馬暉亦於一個月前在北京開倉,他說:「我對北京賽馬的前景充滿期望,主要是它有一個育馬業作後盾,而這裏的賽事獎金較澳、紐等國家的鄉村馬場還高,加上我十分喜歡在亞洲地區工作,這亦是促使我到國內投身賽馬業的決心。」
無論如何,從馬迷的熱情程度及入場人數來看,印證着純種馬賽事在中國正高速地發展,相信隨着一個可容納八萬人的看台及馬場火車站落成,賽馬在中國將進入一個新紀元。